今日要闻

交大高材生手工制米古老土砻唯一传人

2018-02-01 01:45 来源:Nongxun.net 作者:Nongxun

把稻穗禾黄的硬壳去除,变为一粒粒可入口的糙米,以现代的碾米科技,只要按个钮、花三分钟就可以轻松完成。但若你向苗栗大南埔的青年农民赖咏华,订购他自耕的“土砻米”,他就得花上两个小时,手脚并用、满身大汗地拉动他亲手打造的土砻,才能得出一包手工好米。

交大光电系毕业,进农村经营“阿华田”

“大家都买机器,谁像我还在用土砻?真是神经病!”今年27岁的赖咏华,自交大光电系毕业,一天也没进过科技公司上班,却在距离竹科只有一小时车程的大南埔,当全台湾最年轻的土砻师。向83岁的老土砻师林裕祥学习,花费三个月的时间,自劈砍竹片、竹编、夯土、排砻齿,亲手打造属于自己的土砻,用它来碾制自家“阿华田”稻作。

“夏天碾米,我拉十分钟就要休息喝水、才能继续工作,真的太热了!”将寄居的寺庙空房,改造成土砻间与谷仓,僧侣梵音缭绕中,赖咏华卖力地推动土砻碾米。看似竹编轻巧的土砻,内里却是以红土夯实砻齿,才能精准分离稻壳与稻米,推动时不能仅用双手蛮拉,要以腰部拉动施力,双脚踩踏如舞蹈,才能让稻米通过土砻,飞跃而出。

“土砻内里的红土纹路,决定了土砻的品质。”赖咏华解释,在土砻高速转动时,纹路若不细密,就容易让稻谷未经碾脱壳,就溜出土砻,导致碾制失败,“师傅的纹路比我密得多,我这台品质不算太好,碾米良率只有95%左右。”

皱着眉头审视新米“良率”,工程出身的背景,让赖咏华偶尔仍脱口而出一些专有名词,但黑瘦结实的外表,却已完全是一个农村青年的模样,“大三开始进实验室做专题讨论,觉得我自己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也对于去竹科上班没有兴趣。”

(本文为建蓁环境教育基金会专案赞助人事经费,但完全不干预新闻选题与采访写作,确保新闻独立性)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