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好农壮游(4)找出本土大豆复育之路

2018-02-07 12:45 来源:Nongxun.net 作者:Nongxun

台湾在民国五十年的时候,全台大豆(含黄豆、黑豆、毛豆)约有六万公顷的耕地面积,但开放国外大豆进口以来,大豆的耕作面积却不断在缩小,如今,台湾每年进口230万吨的黄豆,但台湾内部的种植面积却只剩数十公顷,大豆和小麦堪称是台湾内部需求和自给率最不成比例的两种重要作物。

为了重新恢复台湾的大豆栽培,喜愿小麦契作团于今年成立大豆特工队,希望为本土杂粮复耕写下新的里程碑(注1)。为了找到适合的好种子,施总兼还耗费了一番心力,好不容易得到了台南3号(黑豆)、台南选1号(黄豆)、高雄8号(黄豆)、高雄选10号(黄豆)以及花莲1号(黄豆)等豆种,开始了艰难的复耕之路。

本次好农壮游的旅程中,农友特特地前往高雄农改场拜访有“毛豆王子”之称的周国隆博士,欲求得关于种植大豆技术的专业知识,重新找回本土大豆的种植之道。

毛豆,原来是大豆的青少年时期!

周国隆博士是国内的毛豆种植专家,故有“毛豆王子”之名,国人平时爱吃的毛豆,就是大豆于R6绿荚成熟期(即全株的鲜荚80%达饱满时)就采收下来的部分,豆荚呈绿色,带有茸毛,故名“毛豆”。

原本周国隆也是研究一般大豆种植的学者,但评估台湾小耕地面积种植较国外大规模耕地无竞争力,遂转而研究与推广可外销日本的冷冻毛豆技术,近几年出口日本的台湾毛豆逐年提高,几乎占日本进口毛豆的三成七。与农改场契作的农民土地多为大农场类型,最少100甲,最多400甲,而毛豆专用的鲜荚采收机,一台要价近一千四百万,这对一般小农而言,都是天文数字般的投资价格。

周国隆表示,很高兴看到施总兼带领的契作团在种植本土小麦上已有了很成功的斩获,这是民间带动官方的成果,最近政府相关部门正准备投入小麦种子的研究,针对施总兼表示很难找大豆种子,他则回应农改场这边有非常多,欢迎取用。 IMG_1574 IMG_1558
↑(上
右)大家在高雄真地听周国隆博简报(上左)周国隆博士(下)农友正在看农改场里的毛豆田
IMG_1616IMG_1231

找出最适大豆种 应对未来风雨无常

虽然农改场愿意大方提供种子,不过施总兼表示,适合种毛豆的品种不见得适合拿来种大豆。他补充,政府唯一有发展研究过大豆的时候,是想在台湾发展生质能源,要研究“能源大豆”,结果计划不了了之,但许多好的种子都在那时候被用掉了。

针对大豆种子的改良,大豆特工队成立的幕后推手之一,垦丁畜产所的陈嘉昇博士也表示:

“现今对育种比较随便,以前一个品系的产生要花至少五年的时间,得在全台湾各地试种过,无太大差异后,才可以发表。大豆尤其对环境很敏感,虽然台湾这么小,但各地的气候环境还是非常不同,然而今天许多新品系并没有试验到很周全,就公布发表了,也难怪并不是全台湾都适合种。”

施总兼说,今年黑豆的契作总面积为七公顷,产量很接近及格边缘,品质还可以,南部的种植技术相当成熟,但五公顷的黄豆则不太妙,尤其秋冬这波下不停的雨,使大豆种植情况不乐观。但农友们也发现,高雄种10号与高雄8号是较耐湿冷的豆种,虽然豆株看起来较低矮,但豆荚内的豆子仍然很饱满扎实,而这两个品种都不是新品种。$0$0“也许我们应该停止追求新品种,而要回头找看,可能以前的豆种才最适应现在的气候。”施总兼说。IMG_1218

IMG_1226
 雨打斜的大豆(品种为“高雄选10号”),虽然看起来歪歪倒倒,但剥下来的果实看起来还算结实,有机会成为湾未来大豆复育的适种品种。

极端气候 杂粮复耕之路难上加难

除了种子,天气与极端气候,是大豆栽培面对的痛苦挑战。

今年是喜愿大豆特工队的“春秋元年”(分为春作与秋作),元年就遇到秋冬不正常的大雨,使南部的农友实在是“冻北条”,由于情况惨烈,施总兼将今年大豆的种植视为“育种年”,希望留下较健康、品质较好的品种,让明年有好的开始,而今年的损失就当作是缴学费,期待来年风调雨顺,“这次是请农友们试手感,培养和豆子的感情,明年才会更好。”

“2011年的平均日气温比二十年前高了0.5度,雨水年与旱年从相差两倍增加为三倍,但降雨日数却比二十年前下降了15%。”在周国隆博士介绍毛豆生长的简报里,列出了近几年台湾气候变化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也揭示了极端气候时代的来临。

“种大豆要跟种小麦的思考刚好相反,小麦不要你顾,但大豆需要农人每天照顾,因为大豆对日照和温度格外敏感,只要外在环境一有什么改变,大豆可能就会产生变化。”陈嘉昇对农友说。

虽然面对这么多艰难,但在台湾轮作杂粮依然是面对极端气候下的最佳选择。大豆本身是粮食作物,是重要的食物原料,而禾本科植物又有固氮的功能,也就是种植大豆本身等于为土地施加天然的氮肥,对于维持土地的永续使用有很大的效用。

谨慎规划 要本土大豆走出不一样的路

本土大豆有种植和收成的双重难度,而种植成本也相当高,周国隆精算,大豆平均每公斤田间生产成本是17.6元,若再加上机械化采收损失率2元及干燥费成本5元,生产成本总和为23.6元,但日前却有新闻报导,大同酱油向农民收购黑豆的价格为一公斤才27元,这样算下来农民根本不合,“农人种植大豆要特别小心,大豆价格起伏非常大,尤其黄豆特别容易崩盘。”施总兼提醒。

施总兼和农民一路走来,只有“谨慎”两字可以形容,施总兼认为,不论要种植什么,收成、价格、加工端需求,产销秩序一定要规划好,要不然到时候亏钱的铁定是农民。“种多少?产销多少?不要太复杂。”施总兼笑称喜愿契作团是享受“低调的奢华”,默默地朝目标迈进。

施总兼说,当初他留胡子,是代表期待小麦的收成,若收成好,就会一次把胡子剃光,象征好收获。这次契作大豆,他则是把头发全剃,成了光头,若看到他的朋友见他一直光着头,就表示大豆没有收好。“别人都是吃什么像什么,我是种什么像什么。”

总兼摸著光头笑着说。“希望下次大家遇到我的时候,头发有了,胡子也刮了。”

注一:杂粮作物泛指稻米以外的粮食作物,举凡玉米、小麦、大豆、甘薯皆为杂粮作物。台湾粮食自给率只有32%,然杂粮却不到1%,而大豆在其项目甚至100%仰赖进口(2008年数据)。过去一年国际粮价平均上涨了25%,其中玉米涨了52%,小麦上涨49%,大豆涨了28%,台湾数十年来皆倚赖国外杂粮进口,粮食安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故民间呼吁政府应重视并恢复杂粮的种植,以提高国内粮食自给率,面对未来可能缺粮的处境。

延伸阅读
好农壮游(3) 老农+小农的麦田见学
为期三天的好农壮游,其中一个行程是拜访麦田见学计划的桥德国小,他们在今年十一月底,于校园内开辟了20平方米的面积,让师生们一起种小麦,也勤劳更新在喜愿小麦生产履历上的种植纪录。就算行程再紧凑,壮游团这群热血的“老农夫”一定要见见这些优秀的“小农夫”。
好农壮游(2) 安慰受伤小麦之旅
在台湾推广“本土小麦杂粮复育”的施明煌先生,与契作的农友们于上周展开“好农壮游”环岛行程,拜访各地种植小麦大豆的农友,以观察不同田区的环境与作物生长,交流种植经验和技术。上下游新闻市集全程参与“好农壮游”,记录这一趟颇具里程碑意义的“本土杂粮复育 环岛之旅”与农民见学过程。
好农壮游(1) 小麦、大豆复耕农 充电之旅
顶着寒风,由喜愿行施明煌总兼领队的“好农壮游”团,共20多位参与小麦、大豆复耕的农友进行3天环岛观摩行程,拜访各地农友,并与育种专家学者交流耕作、加工、产销等知识;此行,可说是台湾民间努力提升粮食自给率的里程碑。
全台40小学大集合:麦田见学,GO!
“农友,对不起!我们来晚了”。有鉴于“食物教育是环境教育中与个人切身最密切的一环”,长期推动台湾本土小麦种植的“喜愿小麦契作农友团”与今年七月新成立的“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选在号称全国农业首都的云林,合作发表“麦田见学”培育计划。目前全台已有40所国小与在家自学团体响应。
台湾小麦,好久不见!专题导览
台湾的小麦需要练习,从产到销,从精神鼓励到实际支持,都需要大家来牵成。上下游 News&Market 自制专题“台湾小麦,好久不见!”访问了这一波小麦革命的重要推手,是他们的态度与坚持,开展出了新的可能。让我们一起来到麦田现场,为台湾小麦加油!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