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农村又见老粗布,满满的都是回忆

发布于2024-03-29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
导读: 农村又见老粗布,满满的都是回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一首脍炙人口的《木兰诗》,为我们记录了传统的家庭纺织工艺场景。一把梭子,一部织机,承载的不只是衣装被盖原料的生产,更有别具意味的生活节奏和思绪。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因为物质的匮乏,农村的老粗布纺织还普遍存在。人们把老粗布拿到集市上去卖,用以补贴家用。而今,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老粗布早已退出了主流市场。老粗布连同手工织机,也变成了很多人的回忆。

但是,记忆也会推动传统手工艺在生活中重现。如今,勤劳的河南安阳农村妇女又在熟悉的机杼声中,编织着老粗布。

时下在豫北农村,妇女在农闲之际又开始支起了停用了三、四十年的织布机,几家妇女联合起来,买来棉线,合作织布,这种老粗布冬暖夏凉,夏季不粘身体,舒适度好,很受大家的喜爱。

扔梭子、踩踏板、拉绳框、合线子、经线、络线,安阳县崔家桥镇李宋村的民间手工艺人张巧儿、张爱芹、张桂珍等人,动作麻利地完成织布的一道道程序。像这样的动作,她们每天都要在织布机上重复上千次。使已经在村里几近消失三四十年的织布机,又回到了民间艺人的手里。一些年轻的媳妇们不会织布,村里的中老年艺人就教她们织。

据了解,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乡下人都喜欢上了“土生土长”的“绿色”纯棉家纺,老粗布凭借其纯棉质地、手工织造、古老民间工艺等特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在我们织一张床单,可以挣七八十块钱。”织出的床单名称也有新意:像心里美、五福临门、灰太狼、全家福、美羊羊等,深受大家的喜爱。手工艺人康抚梅、陈婷儿、段爱花都是织布高手,一天就可以织出两三条床单来。她们三五人、七八个人搞合作,在一户家里支起一到四台土织机,利用农闲时机,联合织布。织好的布,除了自己制成纯棉床单使用,还可以送给子女,织的多了可以卖。

当然,在这个镇的东曹马等村以及邻近的柏庄镇柏庄市场已经做成一项产业了,批发棉线、调色、设计花型等,让手工艺当发展成致富的新门路,每人每年的收入都能增加好几千元。崔家桥镇东曹马村、康宋村、李宋村、苏宋村、郭宋村等村手工艺人在农闲时,联合起来一起织布。东曹马村也有几户组织的联合体初具规模,织出的布已经推向市场。

纺线

嗡嗡嗡,纺线线。棉线需要一根一根来纺,粗布需要一梭一梭来织,虽然速度很慢,但老粗布厚实、平整、经纬清晰,更能体现老粗布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笔者在张巧儿家里看到,这些床单花型较多,她一下子拿出二十多条床单,高兴地告诉笔者,她多用三合线的,不用浆布,柔软性较好,适合做床单和纯棉衬衫以及裤子。

她是去年开始织布的,她告诉我,做一床床单,成本在八九十元,一个2米×2.2米的床单销售价位一般在200元左右,她和张爱芹做成的床单已经被熟人销到了天津、安徽和安阳当地,主打品种就是纯棉床单,也有是床上用品三件套和衬衫,搭配销售的。

老粗布很多人都喜欢,尤其是现在结婚的新人,一般都会买几块。据说,老粗布在浙江义乌小批发市场也有很好的销路呢。

笔者想,如果有识之士能够把家乡变成乡村旅游织布文化交流中心,设计出精彩图案,设计成一家庭一图案,一院一特色品牌,结合开发农业生态、环保、有机食品等,村民会有更多增收希望,这既解决了农闲妇女没事干,又增加了她们的收入,还传承了乡贤文化,和谐了邻里关系!

小知识介绍

老粗布:

又叫老土布,是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世代延用的一种手工织布工艺,其具有柔软舒适、透气、吸汗、冬暖夏凉、不起静电、抗辐射的作用,与肌肤亲和力极强。又因其线条粗、纹理深、平整不起皱、不卷边,整个布面形成无数个自然按摩点,对人体皮肤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美肤作用,对皮肤无刺激,防螨止痒,调节新陈代谢,改善睡眠,有效防御紫外线。

织布机:

又叫纺机、织机、棉纺机。在男耕女织家庭作坊式的小农经济中曾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织布机也从最早的席地而坐的踞织机几经改造,逐步完善。上世纪在我国农村广为流传的是有梭织布机。如今,这种老式织布机在很多地方已近绝迹。“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中的美好画面已成为遥远的回忆。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