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跨越边境01》在生存线挣扎的人民办学校,泰缅边境移工孩童的上学路

发布于2024-03-28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
导读: 跨越边境01》在生存线挣扎的人民办学校,泰缅边境移工孩童的上学路

位于泰缅边境的美索镇,过去是泰缅边境少数族群克伦族(Karen Tribes)逃离缅甸内战战火的避风港,近年因泰国设置贸易特区,缅甸走向开放,美索镇地处曼谷到仰光的陆上交通要道,成为诸多外资投资设厂的新兴热点,更吸引大批缅甸移工非法入境泰国境内打工。

根据当地援助组织估计,美索地区及邻近县份聚集近数十万的缅甸移工,居住在临时搭建的简陋住宅。来到美索镇,不时可见移工就地取材搭建的临时屋散落在公路旁、原野里面,成为一群没有教育、医疗与公民身份的黑暗户口。

为解决缅甸移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在国际援助下由民间自办移工学校,其中也包含来自台湾的援助。绿水(green water)学校,是五所接受台湾民间捐助的移工学校之一,让孩子以低廉或免学费的方式接受教育,绿水学校的放学路,是孩子快乐的上学路,也是缅甸移工的移动道路,更是大部分缅甸移工家庭的命运缩影。

前往绿水学校的乡间小路上,随处可见到农业移工队伍,农业移工属于季节性,流动性极高,也影响到孩子能否接受教育(摄影/林吉洋)

边缘中的边缘─移工子女教育

绿水学校在美索镇南方Phop Phra县,约一小时车程的乡间,离开1090公路进入蜿蜒的产业道路,丘陵两旁绵延的田野,可以看到一群又一群在田野里面种植玉米或树薯,人数少则一二十位,多则可达四五十人。

由于大型粮食公司开始在泰国大肆收购树薯、玉米等转作生质能源的原料作物,美索镇附近农田开始大量开垦,急速扩张的劳动力需求,吸引缅甸境内弱势的农民携家带眷越过边境到泰国打工。

随着产业道路驶离公路越来越远,山坡上一处开阔树林里藏着孤立平房,“绿水学校”就坐落在这里。虽然说是“学校”,但基本上就是一座极其简陋的大教室,斜坡上的泥土地就是操场。教室依据分隔成高、中、低年级空间,由于师资缺乏,移工学校往往不同年级共用教师。

这些孩子们,在脸上涂上一圈一圈黄白的Thanakha粉(香楝树粉),缅人习惯涂抹脸上防晒美白。在这些可爱稚嫩的脸庞上,不由得想起,路途田野中看到那一群黑压压、面孔模糊的移工队伍,就是眼前这一群孩子的父母亲。

赖树盛说教育是希望,是童年,更是社区互助与保护孩童责任的开始。_林吉洋拍摄

不被承认的绿水学校

泰国政府一方面默许廉价大批劳动力进入,却不愿提供相应基础教育服务,民间自办学校为移工子女提供教育,然而却不为泰国政府承认,仅将民办“移工学校”以“学习中心”(Learning Center)以类似补习班这样的定位造册列管。

在法律上,移工与移工子女学校,是一群自生自灭的灰色地带,成为边境除难民营外,另一个重要的人道救援议题。但在联合国处理难民营议题自顾不暇之外,移工议题就成为其他国际救援组织鞭长莫及的守备范围。

所幸还有一些国际组织愿意援助这些移工学校,然而像“绿水学校”这样位处乡间的偏远学校,服务对象是底层移工中的底层,成为边缘中的边缘。

公益团的伙伴与绿水学校孩子们,泰国政府容许民办学校以学习中心名义办学,基本而言对移工仍属宽容(摄影/林吉洋)

脆弱的普世价值,在生存线挣扎的人民办移工学校

绿水学校在一位画家校长简陋的校舍与条件下办学,相对于美索镇上国际援助组织众多,绿水学校位处偏远,国际援助资源辐射范围有限,于是办学情况也就十分艰辛,

大约五年前,绿水学校因为筹募不到经费,一度面临关闭的窘境,学校家长前往拜托与绿水学校原校长颇有交情的邻校“瀑布学校”翁温校长。瀑布学校距离绿水学校车程约半小时,因紧邻公路交通便利,规模也大的多,然而学校的状况也是捉襟见肘,翁温校长找上台湾“全球在地行动公益协会”(Glocal Action)工作者赖树盛(Sam),得到及时支援,绿水学校才暂免关校命运。

“在边境的绰号也是‘Sam董’,但这个绰号并不轻松。”赖树盛苦笑着说。意思就是当大家都找不到资源的时候,就会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他这个台湾人身上,责任异常沉重。

在边境漂流十五年的赖树盛(左),放不下边境的伙伴。回台成立GlocalAction串联泰缅与台湾两地社会。借由公益旅行团援助当地移工学校办学。_林吉洋摄

从灯光到洁净的用水,在这里都成奢侈

绿水学校确确实实是一所学校,但因为校舍实在简陋,踏入教室第一时间微微吃惊,几乎让人不忍卒睹。来自台湾组织的捐助,优先装置太阳能板提供照明电力、再来是净水器给师生有干净的水源。

来访的这天下午,学校已规划好互动课时段,同行伙伴Daisy妈妈熟练的将预先准备的气球吹得鼓鼓的,由台湾的公益团跟低年级学童一起游戏的时间。严肃的教室,因为一颗颗五颜六色的气球,而变的色彩缤纷。

教育、微弱的灯光、洁净的用水,这些在台湾理所当然的基础服务,在这里却是远从数千公里外捐募得来的善意才能实现。

来自台湾的访客带来五颜六色的气球,朗朗书声的校园变成五颜六色的欢乐气球派对(摄影/林吉洋)

学校必须运作,学生一旦中辍,就很难再回来!

在泰缅边境海外援助超过15年的赖树盛说,交通便利的镇上学校相对募资容易,但是“绿水学校”是边陲的边陲。即使来自台湾的援助资源每年有限,仍必须挤出资源来维持绿水学校。

“否则学生一但离开学校,要把学生找回来就很困难。”赖树盛解释,如果孩子没有上学,不是在家里面带更小的小孩,就是跟着家长去当童工,在边境,童工的工资居然不低于成年人,有时甚至更高。因为对管理者而言,童工比较听话,更容易管理。

“有时候多一个人的收入,对于缅甸移工改善经济条件有很大的诱因,因此让家长改变心意,支持让孩子就学,往往一开始并不容易”,赖说明,看着路旁竹搭或铁皮的简陋移工村,仍有许多孩子未能就学,能够来到绿水,已经是一种幸运。

绿水学校的放学路上,可见到稚嫩的脸庞跟着父母亲一起投身劳动(摄影/林吉洋)

赖树盛:照顾孩子的责任不只在家庭,而是整个社区

由于移工没有公民身份,不仅没有受教权、没有医疗保障,有时连法律也无法保护移工,遭受侵害居然也只能求助无门。“曾经眼见过受暴妇女上门求助,国际援助组织却只能无言以对”,赖树盛沉痛说出一段国际援助者暗黑的心理创伤。

在国际援助的经验中,赖树盛知道只有让孩子成为“社区的孩子”,才能真正的保护到孩子,因此在台湾“全球在地行动协会”的支持下,绿水学校成立家长会,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