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锥栗林下棘托竹荪与多花黄精不同复合种植方式研究

发布于2024-04-17 来源:农讯网: > 花卉园艺 作者:
导读: 锥栗林下棘托竹荪与多花黄精不同复合种植方式研究基金项目:浙南山区林菌复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编号:2014ts16)2015—2016 年, 浙南两种林菌...

锥栗林下棘托竹荪与多花黄精不同复合种植方式研究

基金项目:浙南山区林菌复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编号:2014ts16)

2015—2016 年, 浙南两种林菌复合循环经营模式技术示范中央科技项目在庆元县实施,项目创造性地将锥栗林—多花黄精、锥栗林—棘托竹荪复合经营模式结合起来,形成“上层锥栗+下层多花黄精、棘托竹荪”的林—药—菌的复合经营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黄精一般3~4 a 采收,4 a 投入16.5 万元·hm-2,年均资金投入量大。通过套种竹荪后,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起到以短养长,减少林下黄精资金投入压力。竹荪采摘后大量留存的菌渣是很好的有机肥,可人工覆于黄精种植畦上,改善了锥栗林地的土壤结构和水肥等条件,加速了资源的循环速率,促进了黄精与锥栗的生长。试验通过在锥栗林下黄精套种竹荪不同种植方式竹荪产量、基本用工、劳动强度差异性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合实际生产的林下黄精套种竹荪的种植方式,为浙江省积极推广的“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经营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浙江省庆元县屏都街道余村村庆元县亿康农林科技有限公司锥栗林下黄精基地,地理坐标为118°59′10.9″ E,27°35′48.2″ N, 海拔409 m,水平梯带宽度2~4 m。红壤土,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6 ℃,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26.9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 ℃,年平均降雨量1 746.9 mm,年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无霜期255 d。林分为锥栗纯林,为油榛、黄榛、乌壳长芒等优良家系,林龄14 a,盛产期;现锥栗地径15.6±3.4 cm,树高6.2±1.4 m,平均株行距4.8 m×5.1 m, 平均冠幅6.3 m×6.5 m, 郁闭度0.7~0.8。黄精为2013 年11 月种植,采用块茎繁殖法,株行距20 cm×40 cm; 种植畦垂直于水平梯带布设,种植后畦面宽1~1.2 m, 畦高25~30 cm, 操作沟宽30~40 cm。

1.2 试验材料

竹荪栽培用料为经堆料发酵40 d,含水率53%~56%的竹屑料, 竹屑料为当地竹类加工企业的竹屑、竹粉等下脚料;竹荪菌种采购于福建古田,菌种规格14 cm×27 cm。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选择立地条件、坡向、坡位等基本一致的锥栗林下黄精种植区,分别设叠种、侧边种、沟种(全沟种、半沟种)处理,每处理投料面积>2 m2,投料量37.5 kg·m-2,菌种2 包·m-2。各处理种植方法如下:

叠种方法:即在黄精畦面种植竹荪。在种植黄精畦面上铺竹荪培育料,投料范围距畦面沿边20 m2。侧边种方法:即在黄精种植畦侧面种植竹荪。铺料宽度为操作沟宽1/2 至畦面外沿,长度为黄精种植畦长两端各回缩20 cm。

全沟种:即在垂直于水平梯带方向操作沟上种植黄精。铺料长度为黄精种植畦长两端各回缩20 cm,铺料宽度为操作沟宽度。

半沟种:即竹荪铺料长度为操作沟的1/2,铺料宽度为操作沟宽度。

单位面积竹荪种植方式基本用工工序用时测定方法:各种植方式测时种植面积>5 m2;参加测时工人为同一人, 各种植方式基本用工测时间隔休息30min,再进行下一种种植方式基本用工测时。将各种植方式按工作内容不同划分为清园(将水平梯带上的枯枝落叶、栗蒲集中于铺料区内)、铺料、整料、播种、覆土、铺稻草等6 道工序,各工序按顺序施工法衔接。各工序用秒表进行测定用时并记录。

竹荪栽培管理:各处理铺料接种后覆土6~8 cm。温度低于18 ℃时,覆盖塑料薄膜发菌;菌丝出土成菌索时,去盖膜,覆以稻草或栗叶;大量菌蛋出现后增加补水量,早晚各喷一次;一潮竹荪采收结束后,停水5~7 d,然后在畦面浇一次重水。

数据采集:在竹荪采收期采收各处竹荪,测鲜重并记录。数据处理和分析: 利用Excel 2007 和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与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下黄精套种竹荪不同种植方式竹荪产量的差异

不同种植方式竹荪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半沟种﹥全沟种﹥侧边种﹥叠种(表1)。其中半沟种与沟种、侧边种与叠种竹荪产量仅相差39.1 g·m-2、40.8 g·m-2,差别不明显;沟种(包括沟种、半沟种,下同)产量比侧边种、叠种产量提高233.7 g·m-2、274.5 g·m-2,差异性较明显。方差分析结果为不同种植方式对竹荪产量影响无显著性差异(F=1.419,P=0.307>0.05)。

表1 林下竹荪与黄精不同种植方式竹荪产量的差异/ g·m-2

2.2 林下黄精套种竹荪不同种植方式基础用

工时间与劳动强度差异

各种植方式单位面积基本用工时间以叠种最大,侧边种次之,沟种最小(表2)。其中沟种比叠种方式节省137 s·m-2,比侧边种节省78 s·m-2。

各种植方式在工作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工作强度总体上以叠种最大,侧边种次之,间种最小。以占时较大的铺料、覆土工序为例,叠种因铺料工作面限制及培育料、覆土土壤短距离垂直搬运至工作面工作强度明显大于间种与侧边种,劳动强度增加,必然引起必要休息时间延长, 从而使单位种植面积工作时间增加,工作效率降低。

表2 林下竹荪套种黄精不同种植方式基本用工时间的差异/ s·m-2

3 结论和讨论

1)林下黄精套种竹荪不同种植方式竹荪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但总体上沟种方式竹荪产量高于侧边种和叠种种植方式,分别比侧边种和叠种竹荪产量提高12.4%和14.9%, 以竹荪种植面积3 000 m2·hm-2 计(下同), 沟种竹荪鲜产量比侧边种、叠种提高701.1kg·hm-2、823.5 kg·hm-2;以鲜竹荪折干率10%、干竹荪销售价200 元·kg-1 计, 分别增产14 022 元·hm-2、16 470 元·hm-2。采用沟种方式竹荪产量提高明显,在生产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林下黄精套种竹荪不同种植方式以沟种人工投入量最少、劳动强度最轻,侧边种次之,叠种最大。沟种比侧边种、叠种人工投入量分别减少114.2h·hm-2、65 h·hm-2;以有效工作时间8 h/人·d,人工工资150 元/人·d 计,沟种比叠种、侧边种节省人工费2 141 元·hm-2、1 219 元·hm-2。劳动投入量及劳动强度两者叠加,节省人工成本效果更加明显。

3)试验通过对锥栗林下黄精套种竹荪不同种植方式竹荪产量、人工投入量及强度差异性研究表明,采用沟种种植方式竹荪产量最高, 人工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明显。林下黄精套种竹荪宜选择沟种方式。对不同种植方式对黄精生长的促进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