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农产品一家两制折射监管之失

发布于2024-04-23 来源:农讯网: > 资讯 作者:未知
导读: 有媒体曝光,山东潍坊部分地区农民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生姜,姜农“滥用农药的作物自己不吃、出口不送,全部都只供内销使用”。其实这种农产品供给“一家两制”现象并非孤

  有媒体曝光,山东潍坊部分地区农民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生姜,姜农“滥用农药的作物自己不吃、出口不送,全部都只供内销使用”。其实这种农产品供给“一家两制”现象并非孤例,且呈现越来越泛滥趋势,广泛存在于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乱象,怎样才能消除乱象?

  农产品供给出现“一家两制”现象,是由一系列原因所致,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个环节都存在漏洞。

  从生产层面来看,盲目多施化肥追求产量,陷入美式化学农业怪圈。从种植习惯来看,如果长期在同一地块单一种植某一类农作物,种植几茬后,很容易导致病虫害泛滥,这其实是自然界种群消长的一般规律。农民为了增长产量,盲目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而酸化环境使根线虫病高发,对产量影响很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绝产。解决之道有二:一是美国化学农业模式,靠施用农药来解决,但病虫害在进化过程中会逐步出现耐药抗药性,这样又导致更大的农药数量使用,农民陷入“化学农业”怪圈;二是传统的轮作或者休耕,在我国已使用了几千年,遗憾的是,近年来为了片面追求产量与经济利益,这些习惯被逐渐抛弃。

  从产品定价机制来看,原子化分散的小农缺乏议价能力,只能依靠数量取胜。目前单一的小农户面对大市场,几乎没有任何议价能力。单个分散的农民即使生产出不打农药的农产品,一样难以卖出好价格,因为他们生产的数量小,又缺乏组织性,在强大的市场面前其产品价格只能跟着市场走,最终只能靠单纯追求数量来多卖些钱。我国的农产品供给链太长,农民种菜一般是坐等中介上门收购,中介把收购上来的农产品拿到产地批发市场出售,再由产地批发市场商户运输到销地批发市场,而后销地的农贸市场商贩再到销地批发市场采购。这种过长的环节,质量问题很难得到有效监控。农产品又有特有的盲点属性,即仅从外观上难以区分是打还是未打剧毒农药,有时不打农药的农产品反而长相差,卖不出好价钱。

  从市场准入机制来看,国内市场庞大,数量众多,不少市场抽检流于形式,容易过关。据媒体报道,在毒姜事件中,姜农声称,只要找几斤合格的姜去检验,就可以拿到农药残留合格的检测报告。如果市场的入口把关很严,其实农民完全可以做到不施或者少施农药也生产出安全的农产品来,比如出口的生姜。主要原因是出口把关很严,一旦残留超标,损失会很大。

  地下剧毒农药市场屡禁不止,也使农民较易买到违禁药品。虽然主管部门三番五次地声称剧毒农药管制没有问题,但其实市场上农民还是比较容易购买到各种剧毒农药的。剧毒农药的地下市场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屡治屡现。这既跟我国农村是熟人社会、地广人稀有关,也跟惩罚不严,抓住罚款了事,犯罪成本很低但收益很大有关。

  消除“一家两制”现象还需要各销区地方政府真正行动起来,一方面通过合作社,让农民真正地组织起来,消除目前不合理的定价机制。而销地政策也应该实行严格的抽测政策,对那些屡次出现问题的产地亮红灯,这样就可以倒逼产地政府真正地行动起来去行使监管责任。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