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郭天助:冒险大量收海参的背后

发布于2024-03-29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
导读: 郭天助:冒险大量收海参的背后

每年海参收获的季节,他都会出现在这片海域上。初涉海参领域,两个月时间,他就集结到了全国上百个水产经销商。明知市场低迷,他却仍在大量收购,别人认为有风险,他却觉得是机遇。看福建省洪梅镇的郭天助,如何迅速铺开全国销售网络,5年时间,打通养殖、收购、加工、销售链条,在海参市场闯出一片天地。

这里是福建省霞浦县,天刚蒙蒙亮,渔民们就早早地来到了码头,他们整装待发,准备跟随郭天助去收购一种名贵的海产品,记者也一同前往。

3月,是福建省海参收获的季节,这时,在这片海域上总是会非常热闹,海参养殖户们都会忙的不可开交。

五年多以来,每年的这个季节,海面上也总会出现郭天助的身影,他比海参养殖户们还要忙碌。刚来到养殖场,郭天助就和渔民们开始忙了起来。

郭天助:这种个头比较小点的都给单独挑出来。

记者:还要挑一下?

郭天助:对,都要挑起来,小的都要挑起来。

记者:您平时怎么挑海参?

郭天助:看刺的长短,还有个头大小,都要分开,还有肚子里的水大不大,像今天的水量都还可以。大小都要选别一下,把一两以下的都要挑出来,这个鱼排有十几万斤,我今天只收他2万斤做试验,好的话下回把这块全都给收起来。

在郭天助的眼里,个儿大,肉厚,刺儿尖的海参是他优先收购的海参。

郭天助:海参状态非常好,里面的水还是比较多,但是皮很厚,质量是没问题,就是海水量大,但是海参的品质是很好的,这个海参本身是软绵绵的,一碰,受刺激的话,刺就会硬起来,底下海参的脚都很多,如果放在这个里面的话,慢慢慢慢会软下去。海参对养殖的区域环境要求也很高,流水养殖的话,它的皮厚,肉质结实,肯定没有超标的残留在里面,我们要收购的就是这种海参。

仅一个上午,郭天助就收购了2万多斤的海参。他原本和这里的养殖户们只订购了30万斤,然而现在,他在这片水面上收了半个多月,已经超出了他预计收购的量。看到郭天助收海参,养殖户们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放下了,因为今年的海参行情并不好,郭天助自己也知道。

郭天助:计划收购30万斤左右,但是这两天很多朋友都着急卖,卖的话我就再多收十几万斤。

记者:加上您自己养殖的,现在是不是已经超了?

郭天助:对,超出我的计划了,现在超了10几万斤了。

采访的时候记者看到,海参只要全部装上船,郭天助就会马上把钱打给养殖户,从不拖欠。这意味着,这些海参一旦收回去,郭天助就没有了退路,假如卖不出去,就会全部砸在他自己的手里,收的越多风险就越大。面对这些,郭天助却说他有自己的打算。凭借着做事谨慎,5年时间,郭天助就从一个小水产经销商,迅速成为了福建省最大的集养殖、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海参源头批发商。

养殖户:郭天助这个老板,是我们这里最大的一个老板。在我们福建最大的,因为能养海参的地方,就在我们官井洋,这边养的最多,其他地方没有这么多,他收的也比较多。

养殖户:他每年过来收购,收的量也比山东人都大。我们福建这一代,在海参里面,也都算是大户,不是小户,他每年这边收购都是几十万斤,他自己也养了60万斤。

现在,面对低迷的销售市场,别人认为有风险,郭天助却说他在下一盘大棋,那他为什么冒着风险收这么多的海参呢?

郭天助兄弟姐妹三人,家中排行老大,初中毕业后他就帮助做水产生意的父亲寻找货源。1996年,郭天助经常到北京处理物流中转的事情,多年的打拼,让他对北京的水产市场非常熟悉,逐渐地他有了一个想法。

郭天助:感觉北京的这个市场不错,我外面又有货源,所以想在北京开一家店试试,刚开始就是想在北京安个家。就是为了生存,为了立住脚。

2002年,郭天助就在北京的水产品市场,建立了自己的水产品销售中心,虽然当时的店面并不大,但是凭借着总为别人着想的做事风格,无论他卖什么产品,都比别人货源多。

郭天助:那时候只要有货源,就不是很难,货源是关键,那几年,只要有好的货源的话都可以卖出去。

谁也没想到,只想在北京站住脚的郭天助,却在这个大市场中,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2010年,郭天助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他已经积攒了近千万元,这时,他突然拿着自己多年的积蓄,在福建省养起了海参、鲍鱼,也就是这1000万元的投入,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改变。

郭天助:开始觉得很好赚,人家说100万能挣50万,我如果投入1000万,就能挣500万,那不是很快,就是脚步走得太快了。

那一年,为了便于管理,郭天助把海参和鲍鱼养在了同一片海域。到了2010年12月,眼看就要过了海参快速生长的季节,这时,帮郭天助养海参的工人却突然提出不干了。

郭天助:工人养到一半跑掉了,我问他为什么跑,他说这个地方怎么养海参,养鲍鱼的地方不能养海参,你怎么想到要在这个地方养海参。

别人养殖的海参都在慢慢地长大,郭天助的海参却一两都没有长,经过询问,他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是渔排和吊笼的投入太大,已经来不及做改变。

三个月后,到了海参上市的季节,别人的海参都长到了6两左右,而他的海参却仍然只是一两,一点儿都没有变,到底哪儿出了问题呢?

采访的时候,郭天助找了一条不一样的海参拿给记者看。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