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农业大而强农民学工匠

发布于2024-03-19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
导读: 农业大而强农民学工匠

  原题:做好农业先塑匠心

绘图:刘念

  我国农业大而不强、竞争力弱的现状与一些生产者只注重产量、不注重品质的态度有关。做好农业,先塑匠心。说到底,就是靠做农业的一股子认真劲儿!“十三五”期间,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是时代的重大课题。克服浮躁、耐心专注、精益求精——李克强总理提倡的这种工匠精神,正转化为一些乡村创业者的实际行动,这也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编者

  高凤兰:

  手艺精湛的雁门绣娘

  “一面是农村妇女闲时宁可家长里短也不务针线,另一面是刺绣遭遇着无人问津而后继乏人。”

  1999年,退休回到村里的山西代县妇女高凤兰,绕着村子一圈下来,竟然找不到几家做绣活的了,她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她担忧的道理是,代县雁门古道系历史上的“茶马古道”、“陆上丝绸之路”;“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各民族文明交融之地,家家户户做绣活是高凤兰最大的乡愁之一,9岁能绣花一直是她引以自傲的事情。

  “得把这个手艺捡起来、传下去。”高凤兰戴起老花镜,又捏起了针线。

  这一捏,代县多了一个叫雁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半闲的农村妇女们增加了一条致富路。

  从学艺到授艺

  接下来的半年里,高凤兰坐着老伴的电动车走村串户到峨口、枣林、磨坊、新高等8个平川乡镇20余个村庄,寻访求教刺绣女艺人20余个,与峨口镇的贾翠娥、上馆镇的曹翠青、枣林的魏叶叶等艺人师傅建立了深厚友谊,搜集到在世和已去世刺绣艺人们的样品、图案、资料千余件。

  高凤兰细心总结钻研传统的绘图、色彩和技法,最后形成了绣法36种,针法12种的当地刺绣工艺图谱。

  2008年,高凤兰又去苏州学艺3个月,融合代县传统刺绣和苏绣技法,创新形成了体现北方与南方绣法的雁绣。她也成为这项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被国家工艺美术协会评为刺绣布艺大师。

  高凤兰小有名气之后,她开始创办免费培训班,为普及刺绣艺术和广大妇女创业自立搭建了平台,鼓动农村妇女们放下家长里短,离开麻将桌,拿起针线学刺绣。

  从几平米的小屋到几百平米的教室,从3个人到300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她的绣娘队伍。十几年来,高凤兰免费培训刺绣已有5000余人次,培养出技艺成熟的绣娘40余人,每位绣娘一年能挣到2万余元,有的绣娘更是成为有名的刺绣老师,被请去授课。

  由此,雁绣成为代县的一张新名片。

  从创业到产业

  今年55岁的李粉团,是代县磨坊乡十里铺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之前,在村里种着10多亩河滩地,一年收入几千元钱。

  2002年,为了让孩子们上学,李粉团举家迁入代县县城,是最早跟着高凤兰学习刺绣的学徒。

  “以前在村里闲下来就是打打牌、斗斗嘴,现在学会了刺绣,绣出来能卖钱,还能出去给人讲课挣钱。咱也能靠手艺吃饭。”李粉团说,去年就挣了2万元。

  2009年,高凤兰告别提篮小卖,创办了代县雁绣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凭着自己娴熟的刺绣技艺,开拓市场,在全国刺绣界闯出一片锦绣天地。

  眼下,高凤兰正带着几位学徒在绣架上忙着新的刺绣作品,即将参加今年的“百花杯”工艺美术奖大赛。

  “去年得了个银奖,她有点不服,今年想拿上金奖。”王涌介绍。

  在绣坊里,高凤兰专门用一间屋子摆放这些年获奖的作品和奖杯。她说:“有的是几十位绣工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有的花费了快一年的时间。一座座奖杯是大家伙劳动的成果,更是对刺绣文化的认可。”

  其中,绣品《童年》获得第49届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金凤凰”创新设计金奖。同时,雁绣绣品也已走出国门销往美国、欧洲市场。

  如今,李粉团也已是雁绣坊里的一名老师。高凤兰外出不在的时候,就是她来“坐镇”绣坊。

  像李粉团一样,一大批农村妇女、下岗职工从学徒一步步成为刺绣女工。刺绣工艺发展成为当地的一个产业,这不仅开辟了不出家门就能就业的路子,还带动了代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多元发展。不久前,雁绣坊被山西省妇联命名为“巾帼创业培训基地”,她本人也被省政府授予“三八红旗手”。

  目前,在雁绣坊的带动下,该县有近3500名妇女走上刺绣创收的道路。(本报记者 马玉 吴晋斌)

  杨天龙:

  触类旁通的“玉米哥”

  黝黑的肌肤、魁梧的身材、锐利的目光,一个双肩书包、一身粗布运动装……初次见面时,你怎么也不会将眼前这个人同老板联系在一起,相反,他看起来更像一个匠人。

  他,就是云种养创始人、“玉米哥”杨天龙。

  “农业,是我从小的梦想”

  1983年,杨天龙出生在甘肃兰州市榆中县高崖镇的一个农村家庭。“我就是一个山里娃娃,我热爱这片土地。农业,是我从小的梦想。”

  2003年,杨天龙顺利考入一所高校。由于所学专业与农业无关,他倔强地选择退学,复读一年后,如愿考入中国农业大学种子工程与科学专业。在农大,他结识了与他相伴10余年的她——水果玉米。

  2005年的寒假,杨天龙想带些玉米种子回家试种。靠着一股韧劲,110斤重的他扛起100多斤重的两大包种子一路站票站回了家。“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找到好产品改变家乡的种植结构,给父母增加些收入。”他当时也许并不知道,这些种子改变了自己一生的轨迹。

  原来,这两大包种子里,有一种很特殊的不同于常见玉米的品种,种子看起来干瘪不饱满,是农大的教授经过10多年选育的新品种玉米。来年玉米成熟后,杨天龙惊喜地发现,玉米皮薄、质脆,像水果一样香甜,生咬一口,清香的汁液溢满齿颊。拿到市场上试卖,竟然一售而空。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