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丹参种植_丹参种植技术

2018-11-23 20:00 来源:Nongxun.net 作者:Nongxun

丹参,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栽培技术


  一、园地选择

    1. 适宜环境

    丹参性喜气候温暖、光照充足、空气湿润的环境条件,年均气温12.5~17.1℃均可种植。其中,在气温20~25℃、空气相对湿度70%~80%、日均光照6~8小时以上的环境最为适宜。

    2. 适生土壤

    丹参具有深根性(30厘米以上),为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宜选择2年以上没有施用过化肥、农药和没有残留有害物质,地力肥沃、疏松深厚、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平原地块或光照条件好的山地缓坡;以沙质壤土最佳,中性、微酸性、微碱性土壤也可种植。丹参不耐重茬(连种3年土传根部病害发病较重),最好在生荒地种植,或选择甘薯、玉米、花生等为前茬;也可立体间作于桑、茶、桔等园地或杨、杉等乔木幼林下。

    二、壮苗培育

    丹参主要栽培品种有鲁丹参(1号、2号、3号),滇丹参,甘丹参等(以鲁丹参有效成分含量为最高)。适时进行丹参苗自繁,以降低建园购苗成本。

    1. 种子繁殖

    建新园前,购买新采的种子(陈种发芽率极低),北方于谷雨、南方于夏至前后播种,一般采用撒播。播前须进行种子处理,用30~35℃温水浸泡种子10~12小时,捞出稍晾一下后,放入极少量食用碱进行揉搓,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装入催芽袋中,置于温度25~30℃、湿度95%以上的高湿环境中催芽5~6天,每天翻动2~3次,当有40%~60%的种子显露胚根时即可播种。将种子撒于整平的畦面,覆盖一薄层麦秸后洒水保湿直至出苗。当幼苗长出3~5片真叶时进行间苗,以促进幼苗生长。

    2. 分根繁殖

    在现有丹参园基础上扩大种植时,也可采用分根繁殖直接建园。立春至惊蛰,选取健壮、直径1厘米左右的新根作种条。种植前,先将种根截成6厘米长的根段。按行距36~40厘米、株距21~26厘米的密度开沟,将根段上端向上放于沟内,栽后覆土(当地温达到15~17℃时萌生不定芽),至谷雨前后出苗。分根繁殖苗,一般植株开花较晚,当年结种量少,但根部生长较快。

    3. 扦插繁殖

    利用丹参地上茎扦插繁殖。南方于4~5月,北方于6~7月,剪取丹参地上粗茎,每2~3个节剪成12~15厘米的小段,下部叶片摘除,少留上部叶片,随剪随插。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的密度开浅沟,将插条顺沟斜插,入土6~10厘米,使芽略露出土面。插后灌水、遮阴,早、晚用喷雾器喷水,保持畦面湿润。待根长3厘米时,可移栽稀植培育大苗。

    三、细致整地

    1. 施基肥

    丹参为根类药材,生长期长,需细致整地。整地时,先施有机肥和磷肥作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4000千克,翻入土中作底肥。栽植前,深翻30厘米以上,耙细整平。

    2. 做畦垄

    土层较厚、土壤条件好的地块做成平畦,畦面宽1.5米,可种4行,畦长视地块而定。中厚土层地块做成高畦,高出地面25厘米,畦面宽1.5米,也种4行,畦长视地形而定。土层较薄的地块采用起垄栽培,垄面宽60厘米,种2行,垄高出地面20厘米。

    四、适时移栽

    1. 移栽时机

    扦插苗于翌年春季清明节前移植;夏季育出的播种苗当年9~10月即可进行移栽,早移栽早生根,有利于高产。

    2. 栽植密度

    一般按株距21~26厘米、行距36~40厘米的密度栽植,亩栽7000~8000株。

    五、田间管理

    1. 松土除草

    丹参前期生长慢,应及时松土除草,以保持土壤疏松。人工除草于5月(苗高15厘米左右)、6月、8月分3次进行,也可采用行间覆黑色除草膜或园艺除草布的方式进行省力化除草,但不能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松土宜浅不宜深,以防止伤根。

    2. 施肥管理

    生长期结合中耕除草,于春季返青时、4月中旬至5月下旬、6~7月追肥3次(以有机肥为主,后两次加施饼肥或过磷酸钙,忌施尿素等氮素化肥,以免降低药材质量),每亩用腐熟有机肥3000~3500千克、饼肥50千克(或过磷酸钙25千克)。以沟施或穴施为宜,施后用土覆盖、灌水。花期后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硼肥等叶面肥,促叶养根,提高产量。

    3. 水分管理

    丹参忌涝。生长期注意清理沟渠,保持排水畅通,雨季注意防涝。土壤干旱及时灌水,水质要无污染。沟灌应在早晚进行,并要速灌速排。

    4. 花蕾管理

    花期摘除花蕾可使植株养分集中供丹参根茎生长,显著提高丹参产量。

    ①全疏不留种花序。不准备留种的丹参,从4月中旬开始,及时将刚抽出2厘米长的花序掐掉,以保证养分集中到根部,以利根部生长。花序要早摘、勤摘,分次摘除花蕾,最好每隔1周摘一次,连续进行疏除。

    ②选疏留种花序。丹参跨年开花结实,栽后翌年从5月底或6月种子开始陆续成熟。对留种丹参,花期保留健壮花序,疏除弱小花序,以提高种子质量。

    5. 植株管理   ①控制旺长。丹参地上生长通风不良,容易倒伏,影响地下根茎膨大。对底肥充足、种植密度大、长势过旺的丹参,在苗高25~30厘米时用15%多效唑600倍液喷雾,以控上促下、防止倒伏、提高产量。

    ②及时除蘖。丹参后期萌蘖影响根茎生长,需在花期后,将根茎萌蘖全部掰除。

    ③剪除老杆。留种丹参在采收种子后,植株逐渐衰老或枯萎,对根部生长不利,宜于夏至到小暑期间将老杆全部剪除,以加快茎部叶丛重新萌发,促进根部继续生长。

    六、防病治虫

    1. 病害防治

    丹参病害较多,尤其是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害,常见的有根腐病、菌核病、叶斑病等。防治丹参病害,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适宜种植地块、选栽健壮苗木、中耕除草和雨季防涝等。一旦发生病害,要在发病初期(多在5月上旬)喷杀菌剂精准防治。常用药剂有:70%多菌灵1000倍液、农抗120的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利克菌1000倍液、1∶1∶150波尔多液等。另外,对根腐病的发病源株,要及时拔除并带出园外集中销毁。

    2. 虫害防治

    丹参主要虫害有蚜虫、银纹夜蛾、棉铃虫等地上害虫和小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地上害虫为害期,喷10%吡虫啉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4000~5000倍液防治,10天1次,连喷2~3次;对有翅蚜也可悬挂黄板粘杀。小地老虎、蛴螬使用炒香的麸皮拌敌百虫制成的毒饵,于傍晚撒入田间诱杀。另外,还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于银纹夜蛾、棉铃虫、金龟子等害虫成虫发生期,悬挂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