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稻花香2号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

发布于2024-06-19 来源:农讯网: > 花卉园艺 作者:
导读: 稻花香 2 号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1 预期产量目标目标产量:0.8 万千克/公顷。产量构成每平方米 17~18 穴,每穴有效穗数 20~21 穗,每穗实粒 95 粒,千粒重...

稻花香 2 号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

1 预期产量目标

目标产量:0.8 万千克/公顷。产量构成每平方米 17~18 穴,每穴有效穗数 20~21 穗,每穗实粒 95 粒,千粒重 26 克。

2 关键技术措施

2.1 品种选择

选择生育期 138~140 天,株高 105~110 厘米,平均穗粒100~110 粒,千粒重 26.5 克,产量潜力 8000 公斤 / 公顷,抗稻瘟病品种。

2.2 培育壮秧

2.2.1 大棚抛秧盘育秧 种子 35~40 公斤(质量要求纯度 99% ,净度98% ,发芽率 90% 以上),浸种前晒种 2~3 天,盐水选种用比重为1.13 的盐水进行选种, (10~12 公斤盐加水 50 公斤,新鲜鸡蛋露出水面 1 平方厘米),使种子的饱满度达到 100%。盐水选种后要立即用清水清洗 2~3 遍。清水浸种 5~7 天,积温达到 100 度日。浸好的种子在 25℃~32℃条件下催芽 36~48 小时,芽长 1 毫米为宜,高温破胸(32℃)、适温催芽(25℃)、低温晾芽(15℃)。催芽后的种子 40 千克种芽用 6.25%亮盾 100 毫升包衣,阴干 24 小时后播种。

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地下水位低,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育苗地。常年培肥地力,在移秧后的苗田,施用优质农肥 1.5立方米,在苗床上用磷酸二铵 60~70 克 / 平方米。秧本田比例 1∶80~100。秋备床土,将水田土按需堆腐隔年备用。堆腐时可直接配备相应量的有机肥(土∶有机肥比例 4∶1),并将表面抹光用丁草胺封闭后覆膜,床土配制。水田土与草炭 3∶1,或水田土与腐熟的猪粪 4∶1,每盘 2 公斤床土,每公顷备土量约 1000 公斤。每公顷需准备 434 孔秧盘 500 盘或 352 孔秧盘 550 盘。提早扣棚,化床土、增地温。3 月 25 日扣棚。气温稳定通过 5℃,一般4 月 8~10 日播种,播种量 3~4 粒/钵,播种后用过筛细土覆土 1厘米不露籽。

2.2.2 苗床管理 出苗前密封保温,出苗后 25℃~28℃,1.5 叶期不超 25℃,1.5 叶 ~3 叶期 20℃~25℃,插秧前 5~7 天落棚裙大通风炼苗。由于钵盘育苗装土量少,较易缺水,缺水标志为床面发白,通风时秧苗叶片打卷,在水稻出苗前应保持床土湿润,出苗至 1.5 叶期应控制浇水,1.5 叶期后按需适时浇水。钵育苗,因土壤养分空间较小,2 叶后容易脱肥,因此应适量追肥。在 2.5 叶期每 200 盘苗施苗床专用肥 1 袋(1000 克)。秧田稗草 1.5 叶时,每100 平方米苗床用 10%千金(氰氟草酯)乳油 10 毫升加 48%苯达松 30 毫升兑适量水喷雾,安全性好。在秧苗 l.5 叶期用 30% 瑞苗清每瓶 50 毫升喷洒 50 平方米苗床。

2.2.3 移栽准备 移栽前 2 天,三带下地。带肥:每平方米秧田施磷酸二铵 100 克;带药:预防潜叶蝇用 70% 艾美乐 6~8 克 / 百平方米或 25% 阿克泰 6~8 克 / 百平方米,兑水 5 公斤喷雾。带生根剂:用碧护(赤霉素·芸苔素·吲哚乙酸合剂)5000 倍液喷雾。

2.3 机械整地

稻田耕翻深度以 15~16 厘米为宜,粘土可深些,砂壤土可浅些;旋耕深度要达到 13~14 厘米以上,翻耕与旋耕结合。水整地要求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沉淀适宜后移栽。

2.4 移栽

气温稳定通过 13℃开始移栽,一般 5 月 10~25 日,最佳移栽期为 5 月 15~25 日,移栽密度以行距 30 厘米、株距 18~20 厘米为宜,每公顷用秧量 434 孔秧盘 430~450 盘、352 孔秧盘 500 盘。

2.5 配方施肥

化肥施用量纯氮 145 千克 / 公顷,纯磷 80 千克 / 公顷,纯钾120 千克 / 公顷,硫酸锌 25 千克 / 公顷。底肥:翻地前氮肥 45%,磷肥 100%,钾肥 75%。底肥推荐采用 46%(12-16-18)复合肥,每公顷用量 500 千克。追肥:每公顷尿素 150 千克、硫酸铵 75 千克 / 公顷、氯化钾 50 千克。分蘖肥 6 月 3~5 日纯氮 34.5 千克 /公顷,即尿素 75 千克 / 公顷;分蘖补肥 6 月 13~15 日纯氮 34.5千克 / 公顷,即尿素 75 千克 / 公顷。穗肥 7 月 12~13 日纯氮 15千克 / 公顷,即硫酸铵 75 千克 / 公顷;纯钾 30 千克 / 公顷,即氯化钾 50 千克 / 公顷。

2.6 科学灌溉

根据水稻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科学灌溉,即寸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足水孕穗、浅水抽穗、湿润灌浆、黄熟落干。孕穗期如遇低温则灌深水,水深 15~20 厘米。晒田,在水稻有效分蘖临界期,排水晒田 10~15 天,减少土壤中的氮素浓度,排除土壤中有害气体,控制无效分蘖,时间一般为 6 月 25 日 ~7 月 10日。

2.7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水稻移栽前封闭除草。耙地 1~2 天后用 50% 瑞飞特 500 毫升 / 公顷封闭,封闭 2 天后移栽。水稻返青后再用 50% 瑞飞特750 毫升加 30% 卞嘧磺隆 300 克结合施用分蘖肥拌尿素施用。后期如出现野慈姑、雨久花、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可用 2.5% 稻杰(五氟磺草胺)1000 毫升 / 公顷喷雾防治。稻瘟病用 40%富士一号1500 毫升 / 公顷加 2% 加收米 500 毫升 / 公顷或 75%(稻艳)三环唑 450 克 / 公顷 2% 加收米 500 毫升 / 公顷防治穗茎瘟,施药时间,水稻破口期。二化螟用 90% 杀虫单 900 克/公顷或 20% 康宽 150 毫升 / 公顷,防治时间根据农业技术部门虫情测报而定。稻水象甲和稻象甲用 48% 乐斯本(毒死蜱)750 毫升 / 公顷兑水甩施或喷雾防治。

2.8 防倒伏技术

在水稻分蘖末期,施用矮立发壮秆药剂,使用量每公顷 15袋,拌肥撒施,强化基部节间,使基部节间变短、变粗,进而增强水稻抗倒性。

2.9 机械收获

在谷粒全部变硬、穗轴上干下黄、谷粒成熟度达到 95% 时,稻穀水分下降到 16% 以下及时用联合收割机收获。收获时留 25厘米高茬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