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了解花卉种植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花卉病毒病的类别

2019-06-08 09:35 来源:Nongxun.net 作者:Nongxun

1.香石竹病毒病

(1)香石竹斑驳病毒carnationmottlevirus(Car-MV)

香石竹斑驳病毒为香石竹斑驳病毒属,患病香石竹表现叶斑驳和花碎色。病毒通过法液传播,在云南省各香石竹栽培基地均有发生,发病率高达60-70%。

(2)香石竹脉管炎斑驳病毒carnationveinmottlevirus(CVMV)

香石竹脉斑驳病毒为马铃薯Y病毒属,患病香石竹幼叶叶脉管炎上出现不均匀的斑驳和坏死,还可以出现不规则的褪绿斑。一般叶片上产生深浅不一的坏斑。病毒通过法液和桃蚜以非持久性传播。在云南省各香石竹栽培基地均有发生,发病率20-30%。

(3)香石竹潜隐病毒carnationlatentvirus(CLV)

香石竹潜隐病毒为香石竹潜隐病毒属,患病香石竹一般不产生症状或轻花叶,与香石竹叶斑驳病毒复合感染,引起香石竹时部严重花叶。病毒通过法液和桃蚜以非持久性传播。在云南省各香石竹栽培基地均有发生,常与香石竹脉斑驳病毒复合侵染,发病率为20-30%。

(4)香石竹蚀环病毒carnaitonetchedringvirus(CERV)

香石竹蚀环病毒为花叶菜花时病毒属,该病毒病一般症状不明显,但在大花型香石竹品种上,常使叶子产生轮纹状、环状或宽条状坏死斑,幼苗期最明显。发病严重时,很多灰白色轮纹斑可以连接成大病斑,使叶子卷曲,畸形。此病在高温季节呈隐症。病毒通过法液和桃蚜以非持久性传播。管理差的花圃发病率为40-50%。

(5)香石竹坏死斑点病毒carnationnecroticfleekvirus(CNFV)

香石竹坏死斑点病毒为长线病毒属,患病香石竹病株中部叶呈灰白色至浅黄色坏死斑驳或不规则条斑或条点,下部叶为紫红色斑点和条斑。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症状向上蔓延,导致叶子枯黄坏死。病毒通过汁液和桃蚜以非持久性传播。一般情况下,难以用汁液接种,而在美国石竹上接种易成功,可以作为香石竹坏死斑病毒的诊断寄生。管理差的花圃发病率达50-60%。

2.唐菖蒲病毒病

由于病毒的侵染,使唐菖蒲植株产生茎叶萎缩,根部腐烂,花朵变形、变态,影响或失去观赏价值。目前国内唐菖蒲品种退化,病毒病的影响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条斑病症状叶片产生褪绿斑点,至使扭曲变形,植株矮小,花朵变态,变小。

3.菊花病毒病

危害菊花的病毒种类很多,已报道的有20余种。我国初步鉴定出7种。不同的病毒在菊花上引起不同的症状,有时不同品种的菊花感染同一种病毒,症状也有差异。菊花在栽培中,往往会同时受到几种病毒的复合侵染,症状加重,出现开化叶、斑驳、环斑、枯斑、畸形、矮化、黄化等复合症状。由于品种、生长期和栽培环境的不同,有时有隐症现象,时而症状表现明显,里面症状消失。

(1)菊花B病毒chrysanthemumBvirus(CVB)

菊花B病毒归属为香石竹潜隐病毒属,患病菊花在菊花叶片上表现为轻型花叶症或不表现症状,在菊花感病品种上,可以形成明显的花叶症状或坏死斑,严重感病的产生褐色枯斑。菊花B病毒由汁液、扦插条、桃蚜和马铃薯传播,赏菊花上普遍发生,发病率60-65%。该病毒除危害菊花外,还危害野菊、金盏区、翠菊、瓜叶菊、花环菊、珍珠菊、蜡菊、百日草、矮牵牛等多种植物。

(2)菊花矮化类病毒chrysanthemumstuntvirus(CSVD)

菊花矮化类病毒归属为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属。患病菊花子叶变小、畸形、植株矮花。一些品种出现碎色花。汁液传播,嫁接用刀具可以传播,菟丝子也可以传播,少数能种传。云南省各菊花栽培基地及公园观赏菊花上普遍发生,发病率为20-30%。

(3)脉斑驳病

菊花叶片上出现脉纹状黄色斑驳,使叶片失去应有的生机,呈萎靡不振状、花朵小,有时不能开放。其病原为菊花脉斑驳病毒。该病毒主要通过汁液、嫁接以及菊长管蚜等进行传播。除危害菊花外,也危害野菊和克利夫兰烟。

4.百合病毒病

病毒主要在鳞茎内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田间再侵染主要是蚜虫传播引起的。在带病鳞茎多、天气干燥、蚜虫发生数量多时,此病发生严重。

百合无症病毒lilysymptomlessvirus(LSV)

百合无症病毒归属为香石竹潜隐病毒属,叶片上一般不产生任何特殊病斑,整株带黄色,节间缩短,植株矮化,叶片黄化、萎缩。汁液、桃蚜和百合西圆蚜传播。常与黄瓜叶病毒复合侵染。云南省各百合栽培基地普遍发生,发病率40-50%。

5.非洲菊病毒病

叶片上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状。汁液和多种蚜虫均可传播病毒。病叶上形成花叶。云南省各百合栽培基地偶有发生,发病率为1-10%。

6.一串红病毒病

一串红病毒病又称一串红花叶病,是一串红最常见的病害,全车各地均有发生。植株感病后,叶片主要表现为深浅绿相间的花叶、黄绿相间花叶,严重时叶片表面高低不平,甚至呈蕨叶症状,花朵数急剧减少,植株矮化。病原野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一串红病毒1号(Salviavirus1)、甜菜曲顶病霉和蚕豆萎蔫病毒。

7.牡丹病毒病

(1)牡丹环斑病毒(peonyringpotvirus,PRV)

病毒粒体球状,27纳米。难以汁液摩擦嫁接,可以由蚜虫传播。牡丹环斑病毒(PRV)在叶片上产生球绿和浅绿相间的同心轮纹圆斑,同时有小的坏斑,植株小,矮化。

(2)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rattlevirus,TRV)

病毒粒体有两种,长的为190纳米,短的为45-115纳米。TRV产生大小不一的环斑或轮斑,有时则呈不规则形,能汁液接种,线虫、菟丝子和牡丹种子都能传毒。

(3)牡丹曲叶病毒(Peonyleafcurlvirus,PLCV)

由嫁接传染。PLCV引起植株明显矮化,下部枝条细弱扭曲,叶黄化卷曲。PRV、PLCV危害芍药、牡丹;TRV除芍药、牡丹外,还危害风信子、水仙、郁金香等花卉。

8.兰花病毒病

是兰花栽培中的一类重要病害。患有病毒病的兰花植株将是终身患病,即使是新发生的幼叶、幼芽也都带有病毒,给兰花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兰花病毒病主要包括建兰花叶病、齿兰环斑病、卡特兰兰花碎色病等。

(1)建兰花叶病(Cymbi-diumMosaicVirus,CyMV)

建兰花叶病也称兰花黑条斑病、卡特兰兰叶坏死病。一般在兰花产地均有分布,危害程度中等。感病植株叶片上产生褪绿斑点及坏死斑,卡特兰接种叶上形成局部坏死。此病使建兰属的植物产生花叶,病原为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MosaicVirus,SyMV。此病毒一般由汁液、机械接触、蚜虫传播。植株感染后,大部分在叶上形成坏死斑或花叶状。试验表明,将浇过带毒兰花后流出的水,再浇入无毒的兰花盆内,也能使无毒的兰花带有病毒。因此,对于名贵的兰花品种应隔离栽培。

(2)齿兰环斑病(OdontolossumRingspoeVims,OrV)

齿兰环斑病又称尖兰环斑病。在我国的福州、成都、上海基地均有分布引起齿兰环斑病的病原为齿兰环斑病毒OdontolossumRingspoeVims,OrV。此病毒感染植株后,在建兰上产生花叶状,在卡特兰上产生坏死斑,在龄兰上形成环斑。该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汁液、园艺操作过程和工具。

(3)卡特兰兰花碎色病(OrchidstraintobaccoMosa-icVirus)

该病毒侵染植株,首先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坏死斑。随后,小病斑连接成大病斑,导致叶子枯黄。严重时,花变小、变色,有时变畸形。引起该病的病原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的兰花株OrchidstraintobaccoMosa-icVirus。此病毒通过汁液及园艺工具传播。种子带毒率较低。

(4)大花蕙兰病毒病

是世界上发生最普遍的兰花病毒。最常见的是植株的叶片和花朵灰绿并出现黄色的斑驳,最后成褐色凹陷的病斑,使植株叶片成为花叶,发育不良或开花不正常,一般发生在老茎分生苗的植株上。其传染途径往往通过工具、分株和口吸式昆虫接触传染。

9.郁金香病毒病

(1)碎色病

碎色病又名郁金香白条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各郁金香产区都有产生。上海种植的郁金香大多由荷兰进口,有些品种碎色病发病率高达90%以上,有些品种达90%左右。郁金香碎色病是造成郁金香种球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郁金香叶片出现浅绿色或灰白色条斑,有时形成花叶。在红色或紫色品种上产生碎色花,花瓣上形成大小不等淡色斑点或条斑。在淡色或白色花的品种上,其花瓣碎色症状并不明显,这里是由于花瓣本身缺少花色素的缘故,严重时植株生长不良。郁金香碎色病毒危害麝香百合时产生花叶或无症状侵染。郁金香碎色病毒由汁液或蚜虫作非持久性传毒。此病毒可以危害多种郁金香及百合。台湾百合和麝香百合是郁金香往往比单瓣郁金香更为感病。

(2)花叶病

花叶病又名郁金香软腐病,郁金香花叶病与郁金香碎色病一样,分布广泛,有时与郁金香碎色病毒一起产生复合感染,形成严重花叶。郁金香叶子上产生黄色条纹可微粒状斑点,花瓣上则形成深色斑点,严重时叶子腐烂。郁金香花叶病毒可以通过患病的汁液进行传毒。蚜虫也是郁金香花叶病毒的介体昆虫。

10.五色椒脉斑驳病

五色椒又名朝天椒、观赏椒,是一种观赏果实的植物,在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地脉斑驳病发生普遍,阻滞植株正常发育,影响观赏效果。感病植株叶片的叶肪首先变黄,此后叶片逐渐呈花叶或呈斑驳状,病害严重时叶片变形,甚至成蕨叶状,结椒少而小且变形,或不结椒。由桃蚜和棉蚜两种蚜虫传播。除观赏椒外,还系统侵染千日红、矮牵牛、天仙子、黄花烟、心叶烟、辣椒等植物。将其接种在诊断寄主普通烟草、曼陀罗、苋色藜上均产生局部枯斑。

11.苏铁坏死矮化病毒(Cycasnecroticstuntvirus,CNSV)

CNSV只能侵染番杏科、觅科、藜科和苏铁科,自然感病苏铁表现植株矮化、幼叶卷曲及成叶褪绿或坏死斑;经汁液摩擦接种的苏铁苗在叶上表现褪绿症状。苏铁种子本身的传毒特性尚不明确。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