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本土硬质玉米爆发基改污染朴子农会已售出680吨进口混充或在地污染?

2018-01-19 04:45 来源:Nongxun.net 作者:Nongxun

上下游独家调查,本土硬质玉米遭受基改污染事件,引发大众关切,农粮署署长陈建斌向上下游记者提出说明,事情发生在今年六月抽验朴子市农会收购之硬质玉米,可疑数量共有680吨。但因当初没有一对一留样,难以找出源头,已请检调介入侦办,故未及时对外公布。

不过如今三个多月过去,农粮署完全没有公开这个讯息,连购买到这批玉米的厂商大成长城都不知情。有知情人士指出,此案涉及农民有几十人。

当事者朴子市农会,总干事黄纯真一问三不知,推给底下承办人员,但基层人员也都噤若寒蝉,只说情况还在查证当中。

农粮署:农民疑似拿进口基改玉米交给农会,非蓄意种植

陈建斌解释,检验共有二次,第一次抽验16件,有1件验到基改成分。第二次抽验31件,有6件验到基改成分,可疑数量共680吨。而且这些参杂基改玉米的本土玉米,已经都卖给饲料厂商大成长城,但并未告知厂商这个状况。

“绝对不会是农民误种或故意种植,”陈建斌再三保证,认为最大可能是农民另行购买进口之基改种子混充,“进口的一公斤6元,缴农会一公斤9元,”他认为是中间价差让有心人发现有利可图。

买到这批玉米的厂商大成长城,发言人周叔恒表示,并未被告知此事,目前这些玉米都用作饲料,没有流入食品。

基改玉米来源无法追查 无法排除田间污染

台南区农业改良场朴子分场分场长游添荣也认为,应该是价差让部分农民铤而走险,因为去年硬质玉米欠收,才去买进口的基改玉米来混充。但因来源难以追查,故也无法完全排除田间污染的可能性。

游添荣表示,农民蓄意种植的概率不高,因为国内种硬质玉米农民都是委托代耕中心,完全依赖机械,要偷种基改并不容易。此外,进口基改玉米和国产玉米的植株型态不同,种子外型也有差异,以目前种植最多的明丰三号来说,种子底部饱满,但进口基改玉米底部呈凹陷状。

不过当玉米收成时都混在一起,也很难从外观判别哪些是基改、哪些是本土玉米。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农粮署还是必须尽快调查清楚,公诸于世。

记者进一步询问朴子市农会目前最新发展,农会总干事黄纯真言词闪烁,表示她不清楚详情,要问供销部。供销部人员也为难地表示,详情还在查,碍难奉告。

但有知情人士指出,此案涉及农民有几十人,没有人承认,最坏打算可能会上法院。

当玉米收成时都混在一起,也很难从外观判别哪些是基改、哪些是本土玉米(图片提供/经典杂志,摄影/黄世泽)

支持本土玉米,业者只好自力救济

这事件对支持本土作物而特地采购国产硬质玉米的厂商来说,有如一记闷棍。

伍珍榖物负责人伍东城每年都收购二千多吨本土玉米,加工成小颗粒或玉米粉卖给下游食品厂商,作为乖乖、金牛角等零食原料,就是希望提供本土非基改食物给国人。伍东城早就在预防这种情况发生,“我就是很怕,”他跟义竹区农会合作密切,从种植、收购到运输,全程严格管控,包括运送本土玉米到公司的卡车都坚决不用会去码头载送基改玉米的回头车,就是担心基改种子混入。

伍东城也自购快筛仪器,搭配对外送验,以确保滴水不漏。“就是自力救济,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无奈地说。

养鸡业者江森负责人江振德,是国内少数全程以非基改饲料养鸡的业者,也是向义竹区农会采购本土硬质玉米,还指定不喷农药的田区才要。本土玉米不够的时候,才向国外进口非基改玉米。采用本土玉米时,他也是战战兢兢,不定时抽验,就是担心有基改玉米污染,会伤害商誉。

农粮署自认受害者 民众须知道真相

陈建斌重申,绝对坚守国产作物非基改的立场。此次混充事件,“农粮署也是受害者。”

但有部分农民与畜牧业者反映,国产玉米混入基改玉米并非新闻,这种传闻经常出现,只是缺乏确切证据。

如今农粮署明知有此事证,追查却慢半拍,从事发至今已三个多月仍无结果,也未公布出来让厂商和民众知情,要再说自己是“受害者”,国人恐难苟同。

 路边捕获基改豆 – 基改种子落地生根调查报导

(本文为建蓁环境教育基金会专案赞助 人事经费,但完全不干预新闻选题与采访写作,确保新闻独立性)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