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食农教育教案培训系列/吃当季吃在地

2018-01-24 06:45 来源:Nongxun.net 作者:Nongxun

“为什么要吃当季、吃在地”,友婷老师以提问方式揭开这堂课的序幕。对人类祖先来说,他们完全根据季节变换而吃当季所产出的食物,所以吃“当季蔬 果”是一件非常简单、一定会达成的事。但是,现在超市中产品琳琅满目、什么都有,尽管不符合台湾季节作物,却可能由于来自国外进口或是国内网室栽培,而可 以取得。总而言之,我们已经很难从日常生活中去挑选或分辨什么食物是当季了;甚而,现代人越来越多的食物选择,似乎并未带给更多的健康。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去思考“为什么四季都买得到这些蔬果”,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蔬果鱼肉,又是如何生产、如何来到我们的面前”。友婷老师首先以有趣的、 自行研发当季蔬果心理学来引导,接着进入另一主题─“在地蔬果”的益处,最后让学员们讨论我们每一餐的分享与规划。

 

◎当季蔬果─菜菜心理学

我们知道新鲜、干净的食物多在天时、地利之下生产出来,当季蔬果顾名思义是最适合这个季节的盛产作物;换言之,在这个季节下,当季菜不会有过于严重的病虫 害,故而甚至连惯行农法耕作的农地都不需要喷洒很多的农药,菜就可以长的很好、有很丰富的收成。当季的概念透过连结菜、人、土地以及气候环境之间的关系, 友婷老师以一种拟人且相互体贴的方式来进行说明:“当季蔬果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且这些作物又是大地为人们提供的什么样的恩惠”,让我们自然地认识、进而 理解当季作物与我们切身的关系。

在春天,尽管已逐渐回暖,但天气经常多变(如俗谚“春天后母面”),所以还有一些“怕冷”的蔬果还躲在土里(大白菜、枇杷、洋葱、萝卜、山药等),而日渐 和煦的阳光吸引小叶菜或笋类破土而出(桂竹笋、芦笋等),享受阳光。到了夏天,瓜果类蔬果(丝瓜、苦瓜、小黄瓜等)发展出攀爬的能力,以获得更多的日光 浴。并且,因为台湾的夏天多雨,所以我们也可以看见许多“爱喝水”的蔬果(西瓜、凤梨、瓜类等) 赶上了好时机。而秋天,准备过冬的蔬果(马铃薯、芋头、菱角等)以淀粉的方式累积能量,因应微凉的天气,蔬菜也穿起薄纱(莴苣类、大陆妹)。当冬天来临, 台湾多寒冷、缺水,于是我们的蔬果以厚重的叶片或根茎果实来御寒并保留水分(高丽菜、青江菜、茼蒿、白菜类、花椰菜等)。

除了蔬果的小心声外,我们额外的感谢孕育万物的大地满足人们在每个季节的需要:春天蔬果神奇似的多性温和、调气润肺、能保护呼吸道,照顾这个季节时容易感 冒、喉咙痛的人们。夏季蔬果饱含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让我们在炎热的天气下,清凉解热、消除暑气,并也帮我们调适中暑或食欲不振的状况呢!秋季蔬果 为人们提供需要补充的能量来源。冬天呢,则为人类准备丰富的维他命C和热量,如柑橘类;适合煮火锅的蔬菜也提高人们身体的抵抗力噢!

透过菜菜心理学的比喻和故事,让学员们自然地对当季蔬果建立明确的认知,并且多了份感情,谢谢它们的奉献并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的设想!

◎“A banana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你吃什么?

最后,回到那“我们要吃什么”,友婷老师拿出my plate,这是美国新研发出来、用来取代过去食物金字塔的各类食物摄取量比例建议。在这里,新竹教育大学张玮琦教授提醒我们注意如何符应台湾的饮食习 惯,因为我们并不像美国一餐吃“一块肉”,我们通常是会与蔬菜混搭,例如竹笋炒肉丝等等,所以还需要转换。

活动流程是每一组拿到一份蔬果卡,首先要区分图卡上蔬果的盛产季节,接着分别依春夏秋冬排出美味的当季在地菜单(台湾版的my plate),然后再与其他组分享。

上台报告的时候,每一组都很有特色,并且不但当季又在地呢!记得大家七嘴八舌的说我的米是来自宜兰或是北投某所国小,而葱炒猪肉的肉来自三芝,葱来自宜 兰,水果也是离我们最近的阳明山、宜兰等地运送过来的…。尽管学员们多是一群大人,但是食农教育就是重建人与土地的连结,我们确实也从彼此身上获得满满的 力量。未来,我们也期许将这份感动带给更多人,在每个人繁忙奔波的生活中,或许也能体会到大地的温暖与土地的温度。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