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在地食材,饲养kuí-nā代

2018-01-19 06:45 来源:Nongxun.net 作者:Nongxun

在地食材,饲养好几代

日前看到一则新闻,内容叙述一名从事水产养殖的青年,向记者分享他不愉快的相亲经验。对方问他做什么行业,他回答水产养殖,对方接着说:“那就是渔夫嘛!”,又说:“那这样养不起我喔!”于是青年再问她的年收入,对方回答年薪50到60万。青年反回她:“歹势喔!我逐个月饲料钱就40至50万!你是在嚣俳(hiau-pai)啥!”。

这则新闻让我印象深刻,这个社会似乎对着农、渔业不是很友善,对于第一级产业的印象,仍然停留在苦干实干、靠天吃饭的悲情形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为普世的价值观。

不得不承认过去我也是如新闻描述的这位女性,有着相同的观感和看法。然而在跑了几次田野调查之后,我对自己的想法感到可笑,尤其是在前阵子五日节时,采访一位活跃于1970年代至2000年代的虱目鱼大盘商,让过去只会爬梳文本、缺乏产业知识的我,深入探索养殖业的管理和运作。

虱目鱼,饭桌良伴,谋生利器

不管是在台南的闹区、郊区,抑或是乡下,时而可见以虱目鱼为食材的料理,像是虱目鱼粥、海产粥、卤鱼肚、清蒸虱目鱼、虱目鱼干。对于市区和沿海乡镇的一般人家而言,虱目鱼是填饱肚子、提供营养的来源之一,它可煎、可煮、可炸,多样化的料理方式,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不过虱目鱼除了是饭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对于台湾养殖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造访的小村落,坐落于台南七股、安南一带的台17线滨海公路附近。自清代以来,邻近的居民多以养殖业为生,其中又以虱目鱼养殖蔚为大宗。上回所访问的这位年近80岁的大盘商,从年轻时就开始养鱼,可说是虱目鱼养殖产业的专才。这位和善的老人家,一看到我便问道找他有什么事?说明了来意后,便与我分享往昔的养殖方式与渔塭的运作模式。

术业有专攻,行行出状元

养殖之所以形成为产业,在于其背后有一套固定运作的经销模式,它也是个能养家活口、出人头地的一条途径。回到一开始所提到的新闻,对照这次的访谈经验,我不禁想着,人们对于“水产养殖”的普遍认知究竟是什么?价值观的建立,是否源自于长期以来被圈养在既有环境,受到刻板印象蒙骗而形成?

大多数的青年一辈如我,背负着上一辈的期盼与投资,以及社会对白领阶级的崇尚,对于付出劳力的第一级产业,存着落伍、操劳的悲情想像。然而事实上,很多事情并非是困居于象牙塔的知识分子或是读书人所理解的,单纯一两次的产业活动体验,难以翻转过去对于农渔产业的轻视。

我想最根本的解决方式,在于扭转台湾社会“重商贱农”的思维。作农、抓鱼辛苦?每个行业都有甘苦谈,只是背负的压力不同罢了。时至21世纪,一级产业可以很进步、很科技,也适合结合人文地景,作为观光产业的基石。

人类依附土地成长,但是却用不当的方法或观点,漠视及误解与土地息息相关的农、渔业,口中说着爱乡爱土、以农为本,行为却背道而驰,让一切显得矫情而虚浮,每日饮食都与在地农业密不可分的台湾人,尤其值得深思。

原文于此
撰文/吴庭宇
照片/吴庭宇
编辑/黄群皓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