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第七只白鲸死亡之后

2018-01-27 15:45 来源:Nongxun.net 作者:Nongxun

9/30海生馆白鲸blue因“亚急性败血症”死亡,是海生馆自民国91年引进白鲸之来,第七只死亡的白鲸。如今,池子内剩下两公一母三只白鲸,馆方在动保团体发紧急声明稿、立委林淑芬在教育委员会中对教育部长吴思华质询并提出五项改善工作之后,才紧急召开这次的“白鲸圈养现况检讨会议”。

荒谬的是发文邀请出席会议的团体名单,仿佛只是为了应付立委提出的五大诉求中“立即要求海生馆、海景公司、动保团体、专家学者、兽医及相关单位召开“白鲸圈养环境丰富化评估检讨改善”会议”的字面解释,公文受邀参与会议的单位为:行政院农委会林务局、立法院(林淑芬委员)、财团法人台北市福智佛教基金会、财团法人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陈昭伦研究员)、国立成功大学海洋生物鲸豚研究中心、屏东科技大学、远雄海洋公园、海景世界股份有限公司。

在这份受邀名单当中,林务局农委会是海洋哺乳类动物主管机关、立法院林淑芬委员是提出质询的人,屏东科技大学是海生馆长期合作的生物解剖医检单位,中研院和成大鲸豚研究中心扮演学界角色,而受邀代表出席这个议题的两个“动保团体”竟然是福智佛教基金会、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而从小白鲸第二次引进开始,不断关注、追踪白鲸动向、开记者会公开表态的“动保团体”: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跟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在这个公文上则完全被避开;若不是通过立委的告知,黑潮和动社不请自来,海生馆难道真的就只是虚应故事、敷衍了事的草草报告完就想了事,这样的态度说要有诚意解决问题,着实令人质疑。

若不是开诚布公,会议无法进行。虽然最后馆方还是展现该有的风度,准备了两会出席人员的位置,但一到现场,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主任陈玉敏还是劈头直问馆方,公文邀请名单发送的依据为何?馆方闪烁其词,以“事出突然需邀请人众多所以遗漏”为由,避重就轻地回避这个问题。不久,这场“闭门会议”就在一个”禁止录影“的告示之下展开了。

一开始,由海景公司的资深白鲸饲养人员柳维崇报告白鲸饲养的水池及水体大小、医疗检验项目和水质、水温等检验项目,在十五分钟的简报之后,接着让与会人士参观后场白鲸的饲养池,除了要求与会的人穿上隔离衣之外,也严禁任何记录的行为,海景公司的说法是内有商业机密,所以自开馆以来都禁止拍摄。

馆内目前蓄养白鲸的池子分为四小池(医疗池2个,直径5m x水深2m、直径8m x 水深3.5m;预备池2个,直径8m x水深3.5m)、一大池(展示池1个,43m x13m x7m)也是以前白鲸表演的地方,下埋透明的海底隧道供游客参观。这样的池子大小,依照馆方的说法是符合美国农业部动物福利规范标准,但与会的王建平教授看过之后则表示:圈养白鲸用这样的池子,和其身长几乎不成比例,比四草鲸豚救援中心的恢复池还小!

事实上,就目前圈养数目仅存三只都感到局促了,要怎么想像当初是有八只白鲸圈养在其中?(最早运送进来的白鲸有两只在运来馆没多久后即死亡,死亡报告是运输过程中受到紧迫。)而最早园方设置这个池子的规模原是要养瓶鼻海豚,后来因为国内团体一再被阻挡,才从俄罗斯引进白鲸,但当时馆方也只针对白鲸饲养的水温去要求,饲养空间大小是否符合白鲸的体型,则未被进一步检视。

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首席执行官朱增宏直指,在这一场的动物死亡检讨会议中,只给出动物的维生数值,但长期影响导致动物死亡的数据分析并没有出来。除了水质、病原菌之外的检测,噪音部分研究还需要加强,也请馆方公布水质监测的详细资讯,并提出全世界水族馆在丰富化方面的检讨报告,用以加强馆内的丰富化措施,更进一步要求馆方需要提出周全的丰富化计划。

而于9/30死亡的白鲸blue,目前解剖报告尚未出来,屏东科技大学廖教授简单说明目前初步判断的情况,提到水质中本来就有的绿脓杆菌、肠炎弧菌等常在菌指数并没有增加,但因为动物免疫系统失调而肺部遭到感染,急性败血致死;曾任远雄海洋公园海豚医检师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解说员甘秋素提问:白鲸blue在死亡前是否有征兆?若依照报告每个月的血液抽检数据都有做,那怎么会没有发现动物不对劲呢?后续海景公司如何规划动物的防疫计划?现场海景公司的兽医李宗贤回答,动物在死亡前并没有异样,是突然死亡,对于日后如何强化剩下三只白鲸的防疫措施和减少感染的进一步规划,则一直没有明确的回应。

根据台面上的答案,都巧妙地排除了人为疏忽、饲养场域水质或水温等检讨,把死因归咎于动物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现场中央研究院陈昭伦研究员亦提问,化验解剖时,是否有针对陆源菌作分析?进一步厘清细菌来源,但屏科大化验单位则解释说是否陆源细菌很难说,所以一直没有做这部分的分析。

一轮听下来,这样的说法令人摇头,因为馆方只出示看似一切“合乎标准“的程序,但却看不出馆方想要“改善“和”检讨“的空间。根据馆方和海景公司的说明可以知道,关于白鲸的医疗方式、生命品质状态、如何避免感染、动物受到紧迫的处理方式、环境丰富化的方式及动物行为观察…等,都是从这一年才开始做的改变,而让白鲸和人类“隔离”,也是在九月三十日blue死亡之后,为了“加强检疫”才进行的措施。白鲸进口至今已经12年,这么多年来,这些基础健康指标的数据都没有完整建立,动物的行为观察也都没有建立长期的资料,无法分析,也难怪动物的致死率这么高。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张卉君针对海生馆当年以研究为名引进白鲸,到目前所产出的“研究报告”却蓼蓼可数,馆方在编制内的研究员也并未产出白鲸相关的论文,十二年来竟然仅有几篇关于血液、病理的分析报告,关于噪音、音频对白鲸产生的影响、白鲸对于环境丰富化的各种反应等报告则完全没有,实在是难达“研究”之标准。对此,代理馆长陈启祥则回应自己也是研究员,对于动物基础资料的建立和分析着实重要,但可惜馆方没有专业人才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日后会往这方向努力。

同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也质疑馆方对于白鲸资讯的透明度。原本在海生馆网页上曾经有白鲸影像及时动态直播,并有关于白鲸引进的相关资料,但目前却完全没有,让关心白鲸议题的民众难以跟进。海生馆孟培杰研究员则说明器材设置和系统已老旧失修,没有经费再做架设。

此外,针对海生馆目前仍持续在展示活动中安排触摸池,让动社和黑潮两个团体厉声质疑这样的安排究竟具有什么教育意义?究竟何时才愿意停止?面对质疑,海景公司经理邱新汉诚实地回答他认为触摸体验具有存在的必要,并不考虑取消。但动保团体认为触摸池的安排并没有达到海景公司所宣称的教育性,而是商业模式的操作手法,未来仍会持续监督馆方是否有改善。

最后,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和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强烈争取馆方在动物饲养资讯的透明化,除了要求应该公布动物进出口的资料之外,繁殖计划和动物死亡解剖报告也应该一并公告;此外,也希望馆方可以让NGO、动保团体共同参与。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陈玉敏主任进一步提供在实验动物议题中,公部门与动保团体合作的案例;林务局农委会技正也建议馆方释出最初步的善意,可以扩充合作的对象,除了屏科大在医检分面的合作,也可以和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甚至学校部门成立平台,针对动物的行为作观察研究的合作。

整个检讨会议时间约莫三个小时,除了针对海生馆生物现况的报告之外,此会议最重要的应该是促成动保团体和海生馆馆方之间的对话。事实上,动保团体并非只为了反对而反对,更重要的是希望能督促馆方就目前剩下的白鲸加强妥善的照顾,过去没有做的观察与研究,期待可以在动物的有生之年进行,不再只是挂羊头卖狗肉,以研究之名绑架动物之后,吸引游客前来消费,却没有照顾和研究的能力,终使它们一只一只在池中死去。

在这次的会议中,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与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也提供了手边针对圈养动物环境丰富化的案例资料和建议,最终的目的是希望馆方能够愿意采纳动保团体的建议,让动物资讯公开、透明,让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可以真正在动物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参与研究,不再以“商业机密”为由,从中进行不见天日的黑箱作业。

期待国立海生馆能展现一个国家研究机构的视野和初衷,从死了第七只白鲸开始,至少要展现亡羊补牢的诚心吧!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