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小村物语】田间代沟

2018-01-20 13:45 来源:Nongxun.net 作者:Nongxun

编按:【小村物语】是资深编辑/作者夏瑞红最新作品,在25年艺文职涯之后,因先生一场大病,匆匆迁居台南下营农村,一切归零,身份归零、经历归零,甚至原本习以为常的充裕自在也归零,但也在土地人情的纯朴怀抱中,逐渐安顿身心。

“下营,这地名,会不会是老天给我的一个隐喻﹖从艺文云端,下到稻田、菜圃、鱼塭、市场、马路边,注视那埋头苦干、挥汗如雨的生活底层。从高傲议论,下到承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真相,甘愿从头练习谦卑实作。下营,教导顽固自我从浮华攀高处回头,低下、再低下的人生战斗营。”

夏瑞红在农村生活中写下对自己、周遭环境的观察,深刻动人,日前结集成【小村物语】一书,以下文章为书中一篇章,由作者授权与上下游读者分享。

【小村物语】田间代沟  

作者/夏瑞红

从前服务于媒体时,因个人兴趣关系,我常参加讨论农业问题的活动,也不时拜访一些年轻世代小农组织。那时我渴望确切了解返乡务农遭遇的困难,痴心盼望能透过媒体力量,为台湾农业转型提供一份助力。

虽然好像做了些事,但如今回顾,怎觉得却只像孩子认真鼓胀起脸,对着空中一口气吹出长串彩色泡沫?那些泡沫落在田地上,连一点声息都没。

那时有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那些皮肤晒得黝黑,或像荒野浪人、或带着文青气质的新手农夫们,几乎异口同声提到,身体的辛劳和过渡期的经济拮据,他们早有心理准备,真正难以承受的压力反而来自上一辈。

有人被老人家怒斥:“你不出去打拼,回来做什么?要种田当初何必花钱给你上大学?”

也有人因为与老人家耕作观念不同而冲突不断。这些农事周边的人事、家事,竟是许多人最感无奈、气馁的原因。

当时我想,有这么严重吗?父母当然都会担忧子女生活,只要做出成绩让父母放心,父母终究还是会支持的。

后来实际回归农村后,我才知道,“想当然耳”常把世界理论化、也把问题简单化了。

以小村来说,村里老农们从小一起种田,他们从最原始人力耕作开始,经历过机械化和农药化肥的产能革命,到现在又与一个代耕、代割和代销的工作网络互依共生,叫他们放弃“惯行农法”、别用除草剂杀虫剂化学肥料,改成什么“友善土地”、“精耕永续”,那不只否定他一生的经验、成就,也等于对抗他背后那个深厚的同侪关系,和已然稳固的支持系统。

所以,他们会理直气壮、甚至有些轻蔑地说:

“又不是只有我在喷药,大家还不都这样?”

“大家都这样,我们就跟人家一样做,你没比较行啦!”
“药喷下去,几点钟就吸收了了,没了,哪有那么严重?”

“喷重药、下重肥还怕收冇、赚冇,说什么都别用?欲笑死人喔?”

“啥米有机?全在骗你们这些读册仔郎!种作根本冇可能冇用药啦!”

他们知道自由贸易、开放农作物进口势必冲击一般本土农业,也意识到童年田里那些活泼的小生命一个个消失殆尽,只是,他们不想冒险改变,不想做新的投资,甘愿继续埋头苦干,“加减赚”就好,等做到真做不下去再说。

那么,不然付他们租金,请他们退休,田就交给年轻人去摸索实验吧?这样也不行,因为他们还对过去非常时期突来的“耕者有其田”政策戒慎恐惧,深怕田租出去会要不回来,或者又被充公、转让……,总之,田地宁可休耕荒废领补助,也比出租稳当。

所以,年轻人有心认真归农的大有人在,但他们很可能找不到农地耕作,就算家里有地,也得很努力跨越和长辈之间的代沟才能起步。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