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改革是“三农”发展活力源泉

发布于2024-04-20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
导读: 改革是“三农”发展活力源泉

  最近,四川省委农工委走基层蹲点调研组先后赴成都、德阳、绵阳、宜宾、内江、南充、巴中等地,采取明查暗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看基层鲜活的做法,听来自一线的声音。

  一、土地股份合作意义深远,放活经营权形式多样。长期以来,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主要是租赁,稳定性差、成本高,问题较多。问卷调查显示,18.2%流转土地的农户与经营主体之间有纠纷。调研组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农民没有参与进来,没有充分和持续分享发展收益。

  针对这些情况,各地想了不少对策,包括成都市正在推广的“农村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眉山市探索的“土地流转+租金兜底+综合服务”机制等,目前积极探索放活经营权的多种方式中,主要有土地股份合作和土地托管。现在全省土地股份合作社已达到3417家,入社土地达44.6万亩。

  在放活经营权的所有方式中,土地股份合作能够使农民“离地不失地,离地不失权”。调研组认为,土地股份合作将成为放活经营权的主流模式,由家庭承包责任制向家庭承包股田制转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1+2”是好模式,实现了多方互利共赢。“1”是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折股组建土地股份

  合作社,形成土地规模经营。“2”是农业职业经理人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职业经理人负责提出具体生产计划和组织生产活动;社会化服务组织则负责提供专业化农业服务。

  合作社与职业经理人、农户之间主要实行除本分红的分配方式,即除去生产成本之后,剩余纯收入按1:2:7比例分配。

  这种模式现已在面上推广,其最大意义在于系统探索了农业生产经营“第二次飞跃”中涉及到的诸多问题,探索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诸多要素。

  三、家庭农场发展迅猛,合作社越做越大。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后,仅2年四川家庭农场增至2.3万个。四川实践说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股崛起的现代农业发展“新主力”,凭借专业化生产、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正在改写蜀乡农耕格局。

  四、政府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好办法。四川省广汉市以粮食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用政府购买的形式开展了机械化耕种、集中育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全过程的农业社会化服

  务,并建立一套可量化的社会化服务绩效考核机制。目前,全市社会化服务组织已发展到95个,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7.16%。

  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调研组认为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第一,必须公益性、经营性两手抓,注重发挥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的作用;第二,既要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也要服务普通农户;第三,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必须通过改革激发活力,成为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五、农村合作金融形式多样,农民成立了“自己的银行”。四川省从2005年开始探索设立的村级扶贫互助社,是农村合作金融的一种好模式。近年来,该省仪陇县打破过去“入社资金没收益、管理人员无工资、借款最高5000元”的限制,对村级扶贫互助社进行系统改革创新。把互助社收益的35%作为入社资金收益,调动农户入社积极性;把收益的30%给管理人员发工资,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把单笔贷款上限提高到10万元,满足实际贷款需要;建立“首席担保人”制度、“上岗担保金”制度、风险准备

  金制度,全面防控风险;建立账务统一代管制度,确保互助社规范运行。2015年互助社发展到41个,资金总规模达到379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仅占15%,5年时间资金规模增长了375%。

  四川省省级以下推动农村金融创新,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政策性担保体系,二是农村合作金融,三是目前正在推进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调研组认为,这三个方向都很有潜力,特别是合作金融发展空间非常大,只要抓好规范引导,完全可以成为农村金融创新的重要力量。

  六、资产资源资金股份化,贫困农户得实惠。四川省巴州区通过改财政资金为专项基金,采取贴息、担保、风险分担等方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实现贷款融资1.13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3.57亿元;改直接融资为PPP共建,整合1.22亿元注入区政府融资平台,撬动社会资本12.5亿元,集中推进扶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改无偿使用为股权合作,对财政投入形成经营性农业资产,股权量化到每一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贫困户;改直接投入为周转使用,按照“无

  偿资金、有偿使用、滚动发展”原则,为114个贫困村分别建立了15-20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借给贫困户发展短、平、快项目,周转使用。

  在这次调研中,调研组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必须依靠改革突破。运用扶贫政策、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增收、发展农业产业,可以收“一石多鸟”之效;通过扶贫投入方式的改革创新,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收益分配机制,可以调动大量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真正实现“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4年省委提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攻方向以来,各地真正把改革放在“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如火如荼地推进。面上数据也能说明情况:农村产权确权进度全国领先,承包经营权确权今年将基本完成;近3年来承包地流转面积增加421万亩,达到1619.9万亩,种粮大户、规模养殖户分别新增4178户、6808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分别新增1.7万个、2.8万个、840家。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已经走出了新时期具有四川特点的农村改革路子。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