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扶贫“接地气”才能出实效

发布于2024-04-17 来源:农讯网: > 资讯 作者:未知
导读: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果,一些扶贫项目不接地气、不做周密的计划,只管把资金投出去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果,一些扶贫项目不接地气、不做周密的计划,只管把资金投出去就完事,成效如何反倒不重视。有农民甚至反映:扶贫项目,搞啥亏啥,农民都怕了。

  扶贫帮困是国家政策导向,是为了走向共同发展致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但扶贫不是简单的“砸钱”,更不是“有钱任性”,切忌“政绩”冲动下,搞盲目上马,“资金投出去就完事”,不管扶贫实效;切不可财大气粗、简单粗暴,笼统以行政指标、命令决定扶贫对象、方向和项目。一定要接上地气、周密安排、精打细算,看准目标与方向,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帮扶对象的实际需要与接受能力,结合市场行情与风险评估,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扶贫。

  比如西部某地帮助群众养兔脱贫,只看到一度兴起的养兔热,政府整合各类资金予以支持,高峰期兔子存栏接近40万只,却预料不到市场行情的急剧变化,市场风险评估严重不足,导致短短5年时间,产业规模已萎缩到不足7万只,不少养殖户血本无归,多年缓不过劲来。如此“跟风”式扶贫,热情有余,“准度”不足,不但浪费了宝贵的国家扶贫资金,还“好心办坏事”,把富农项目扶成了“伤民产业”,农民不会“买账”,导致事与愿违。

  又如一些落后地区小学的扶贫过程中,光有扶贫资金却解决不了师资匮乏的问题,扶贫“失准”的尴尬同样存在。所以在扶贫的同时,除了出资,还要出力出人,或以优惠政策措施留住、吸引到优秀人才,或以人才输出、帮教手段及时提升基层人才素质。人才是事业之基,有了人才就有了脱贫致富的引路人、带头人。

  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只求“短平快”,贵在把简单的扶贫出资“输血工程”变成更深层次的脱贫致富“造血工程”。为此,要改变一些地方行政主导、硬性指派的简单做法,重视群众意愿和市场规律作用,不能“农民不想搞也得搞”,而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并做好思想引导工作的基础上,因地因人因时制宜施以援手,科学出资、出力、出人,并注重把扶贫与“扶志”、“扶技”有效结合起来,强化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做到“变送为引”,引导帮扶对象树立穷则思变、变则通的理念,积极开拓进取。“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要在工作技能、思想意识、人才储备上积极“造血”,完成从“站着看、等着扶”到“想办法、主动干”的跨越。最终通过成功“换血”,达到“脱胎换骨”的嬗变式进步。

  总之,“富”不是简单靠砸钱式“输血”就能带来的,关键是要接上地气,把握贫困地区实际,把准扶贫对象的“病脉”,进行“造血”式的精准扶贫,不但要帮助农民从资金上“脱贫”,更要从思想上、技能上、可持续发展上真正“脱贫”,完成嬗变。唯此,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扶贫资金“源头活血”的巨大作用,扶出希望、扶出干劲、扶出实效。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