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贫困农妇“偷鸡腿”需要怎样的舆论引导

发布于2024-04-23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
导读: 贫困农妇“偷鸡腿”需要怎样的舆论引导

这两天,一则新闻刷爆了朋友圈——《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 她偷了个鸡腿给生病的女儿》:农妇刘女士在超市被抓住,民警在她身上发现的被盗物品——薏米、红豆、鸡腿、一本儿童图书。总价值只有70多元。

经民警了解,她因为想给患病的孩子一份儿童节礼物,才在超市行窃。 这名刘姓女子是山东德州平原县某村村民,离异。她和两个患上了严重的肾病的双胞胎女儿早在2014年起就在老家享受低保和困境儿童补助。相对于巨额医疗费用,这些补助只是杯水车薪。

事后,民警将这件事发到了微信朋友圈,不少网友跟帖表示:“偷鸡腿实属无奈之举,母爱令人动容。”某些媒体也随风而动:为“偷鸡腿妈妈”的不幸遭遇感到“同情”,也为她的“伟大母爱”而点赞、感动。一件普通偷窃事件演变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接力赛”。如今刘女士已经收到了近40万元的社会捐款。

“偷鸡腿”农妇的偷窃悲剧翻转为爱心喜剧,的确值得深思。

如果说因为贫穷而引发的偷窃值得点赞同情,是不是所有不正当甚至违法行为都能据此找到被同情、被理解的理由?因为贫穷去赌博?因为贫穷去抢劫?因为贫穷去卖淫?因为贫穷去贩毒?------

当然不是!在法治中国,贫穷不能成为违法行为的盾牌,更不是败坏社会道德良俗的遮羞布。

如果说刘女士想给患病的孩子一份儿童节礼物,才在超市行窃。是不是偷窃行为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应该被理解、被尊重?因为出发点是好的就可以做违法的事情?

当然不是!在法治中国,刘女士的遭遇值得同情,但她的偷窃行为绝不能冠以“母爱”的光环而点赞。更不能被贴上正能量的标签。

同情弱者、献爱心是我们这个社会共同的道德良知,但不能让爱心的泛滥淹没是非底线。只看“出发点”好坏,罔顾法律、道德、秩序,岂不“糊涂”?

错误的导向,只会更加败坏道德和法治。

当前我国农村还有上千万贫困人口,他们能否尽快脱贫,是事关小康社会成败的头等大事。对贫困人口的扶助,需要社会各界施以援手,还需要扶贫机制的有力保障,更需要“零距离”的帮扶、关心和援助。及时完善、及时落实贫困人口救助体系,给贫困家庭提供更多帮助和希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农妇“偷鸡腿”的问题。

最新报道显示:刘女士老家的乡干部得到消息后,已经连夜从山东德州平原县出发去看望她,并且打算为两个孩子申请民政救助,如果她们愿意回老家,乡里的小学可以安排两个孩子免费就读。

刘女士女儿大双(小名)已经住进了南京总医院儿科,医院成立了专家医疗组对孩子进行了全面检查评估,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评论作者:中国乡村之声张磊

编辑:刘思思、李雨楠、汪群均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