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我国现有13亿多人口,很快就会达到14亿,同时,我国的耕地在逐年减少,面对这种人增地减的严峻形势,惟有通过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才能解决全国人民吃饱饭的难题。为此,我们正在实施三项粮食增产工程。
第一,选育每公顷产16吨稻谷的超高产杂交稻品种。
追求作物高产、更高产是永恒的主题,水稻是我国也是世界的第一大粮食作物,为了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的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单产提高到每公顷12吨,但是时至今日,34年过去了,尚未实现。国际水稻研究所于1989年正式启动了选育超级稻(su?perrice)后改为新株型稻的研究,计划到2000年育成每公顷产12~12.5吨的超级稻,同样,至今也未成功。由此可见,要育成每公顷产12吨高产的超级稻,难度极大。
为了满足全国人民在21世纪对粮食的需求,农业部和科技部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立项和启动了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分四个时期的产量指标(100亩平均)为:
第一期:1996-2000年 10.5吨/公顷第二期:2001-2005年 12吨/公顷第三期:2006-2015年 13.5吨/公顷第四期:2016-2020年 15吨/公顷
通过形态改良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的技术路线,加上我们团队不辞劳苦地钻研攻关,上述产量指标均逐一按期和提前实现了。第一期的代表品种是两优培九,是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选育的,21世纪初的几年间,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最高年推广面积近千万亩,平均亩产550公斤左右;第二期的代表品种是Y两优1号,2014年的种植面积达800万亩,平均亩产600公斤左右;第三期的代表品种Y两优2号,2012年在湖南隆回县,百亩片亩产926.6公斤(13.9吨/公顷),2013年开始推广,2014年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产量又上了一个台阶,亩产为650公斤左右;第四期代表品种Y两优900,2014年在湖南有四个百亩示范片亩产超千公斤,其中溆浦县创亩产1026.7公斤(15.4吨/公斤),遥遥领先于全球。预计大面积推广后单产又可再上一个台阶。生产实践表明,这个台阶的高度为50公斤/亩。
理论上,水稻蕴藏着巨大的产量潜力。当前,我们正在向16吨/公顷攻关,代表品种是超优千号,形势很好。4月9日在海南三亚召开了现场观摩会,三百多位专家和种业界人士目睹了该品种的特优表现,个个感到惊喜万分。印度著名育种家IshKumar博士在现场流连忘返,问他的感受,回答是“Morethanexcited(加倍的激动)”。目前该品种处在黄熟期,欢迎对超级稻感兴趣和持怀疑态度的人士到三亚参观、考察和指导,“百闻不如一见。”
第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即种三亩超级杂交稻,产原有水平(前5年平均)四亩田的粮。
此项目主要在中低产区实施,2007年在湖南省率先启动,20个示范县参与了项目实施,其中有18个县达标,即比2002-2006五年平均单产增加了33%。
2014年扩大到52个县(市、区)共1146万亩。项目8年累计种植面积4335.3万亩,增产稻谷47.33亿公斤。计划力争2017年发展到1500万亩,该项目实施前五年(2002-2006年)平均单产2000万亩的粮食,等于增加了500万亩耕地,可年增粮食20亿公斤(2002-2006年五年平均单产约400公斤/亩)。四川、贵州、安徽、广东、广西、浙江、河南等省(区)也要求参与该项工程,其中广东、贵州、广西、四川、安徽已启动实施,效果很好。建议此项目纳入国家计划,在5年内全国发展到6000万亩,产出现有水平8000万亩的粮食,即等于增加了2000万亩的稻田。按亩产400公斤计算,能年增粮食80亿公斤,可供北京或上海特大城市人口全年的口粮。
第三,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的粮食高产工程,简称“三一工程”,即三分地年产粮360公斤(亩产1200公斤),足够一个人全年的口粮。
这项工程,2014年开始在湖南省16个县的高产地区实施,有三种模式:一是双季超级稻,早稻亩产550公斤,晚稻亩产650公斤;二是“一季超级中稻+马铃薯”,水稻亩产700公斤,马铃薯亩产2000公斤(折合稻谷为500公斤);三是“春玉米+一季超级稻”,玉米亩产500公斤,水稻亩产700公斤。2014年采用双季稻模式的湘潭县和醴陵县产量达到设计指标,如湘潭县雨湖区,310亩示范田,早稻平均亩产584.5公斤,晚稻平均亩产662.5公斤。采用“超级杂交稻+马铃薯”模式的石门县、龙山县、永顺县,全年亩产原粮都在1200公斤以上。这项工程,要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力争到2020年发展1100万亩,占湖南省耕地面积19%,产出的粮食可供全省一半人口之需。建议生态条件与湖南相似或更好的省(市、区)可借鉴湖南的经验,因地制宜地实施这项工程,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技术发展无止境,预计每公顷产16吨的超级杂交稻,可望明年成功实现。但我对此并不满足,老骥伏枥的精神在激励我,要向更高的产量攻关,争取在我90岁之前育成产量更高的超级杂交稻品种。
您可能敢兴趣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蝴蝶兰换盆时用力过猛会死吗?蝴蝶兰换盆时用力过猛的危害有哪些?
2025-04-29 14:50:13
蝴蝶兰苔藓发霉怎么处理?蝴蝶兰土壤好坏怎么判断的?
2025-04-28 14:21:10
4月不买的花卉有哪些品种呢?春天不适合养什么花呢?
2025-04-28 14:19:41
蝴蝶兰控根盆怎么用最好呢?蝴蝶兰控根盆最简单处理方法?
2025-04-28 14:18:23
夏天高温也能花开不停的花有哪些?五种耐热花卉推荐
2025-04-28 12:49:42
蝴蝶兰新盆土要浇水吗?蝴蝶兰新盆土怎么浇水?
2025-04-28 12:38:37
蝴蝶兰的侧芽怎样分开?蝴蝶兰侧芽长多大可以移栽?
2025-04-28 12:37:27
哪些室内绿植除甲醛效果好?适合新房的绿色植物推荐
2025-04-27 16:08:08
蝴蝶兰水分不足会怎么样?蝴蝶兰缺水叶子会叶子发黄吗?
2025-04-27 15:51:59
蝴蝶兰长侧芽会来带什么问题?蝴蝶兰的侧芽需要分割吗?
2025-04-27 15:50:36
蝴蝶兰茎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蝴蝶兰茎腐了怎么办
2025-04-27 12:19:10
蝴蝶兰红酒花期长吗 蝴蝶兰红酒怎么样好养吗
2025-04-27 12:18:51
适合室内光线不好摆放的植物 家里光线不好适合养什么植物
2025-04-27 12:18:10
闷养好蝴蝶兰好养吗?蝴蝶兰养法都有什么经验呢?
2025-04-26 15:20:38
世界上最美的植物是什么植物呢?春夏季好养的花有哪些?
2025-04-26 15:18:40
蝴蝶兰叶子干了怎么办呢?蝴蝶兰淋水的正确方法是什么样的?
2025-04-26 15:18:03
蝴蝶兰为什么不能用有机营养肥?蝴蝶兰缺肥有哪些症状?
2025-04-26 15:10:36
蝴蝶兰新盆土排水不良表现有哪些?蝴蝶兰新盆土排水不良怎么办?
2025-04-26 15:07:31
什么花可以一年四季播种?一年四季都能养的室内绿植推荐
2025-04-26 15:06:21
家里有婴儿可以养的植物有哪些 家里有婴儿适合养什么绿植
2025-04-26 12:25:00
蝴蝶兰贝瑞王子花期长吗 蝴蝶兰贝瑞王子养护方法和注意事项
2025-04-26 12:23:55
蝴蝶兰为什么需要晾根 蝴蝶兰晾根方法有哪些
2025-04-26 12:23:21
多肉植物如何叶插才会发芽 多肉植物叶插时的方法及步骤
2025-04-26 12:22:28
蝴蝶兰消花苞的原因是什么呢?防止刚买回蝴蝶兰花消苞的方法有哪些?
2025-04-25 18:56:50
什么植物的花可以用来吃?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植物是什么?
2025-04-25 15:10:02
蝴蝶兰僵苗的处理办法有哪些?蝴蝶兰僵苗的原因是什么?
2025-04-25 15:09:14
什么植物浇水少容易养活?不用经常浇水的室内绿植有哪些?
2025-04-25 14:45:38
蝴蝶兰温度过高会抑制生长吗?温度太高蝴蝶兰会热死吗?
2025-04-25 14:44:05
蝴蝶兰需要分株养吗?蝴蝶兰分株后还会开花吗?
2025-04-25 14:42:45
蝴蝶兰的侧芽一般从哪里生出来?蝴蝶兰长侧芽是好是坏?
2025-04-24 15:13:55
蝴蝶兰什么时候分株?蝴蝶兰什么情况下分株最好?
2025-04-24 15:12:13
什么花一年四季都开又香又好看?又香又美的植物推荐
2025-04-24 15:09:31
蝴蝶兰叶片有白斑怎么回事?蝴蝶兰叶片发黄怎么办小妙招?
2025-04-24 15:03:05
喜欢小盆的植物有哪些?花盆小对花卉生长有什么影响?
2025-04-24 14:59:35
蝴蝶兰叶片烂了要剪掉吗?蝴蝶兰叶片摸上去软软的怎么回事呢?
2025-04-24 14:56:31
蝴蝶兰换盆要用多菌灵吗?蝴蝶兰换盆后怎么养护?
2025-04-23 15:00:53
怎么判断蝴蝶兰需要换水苔了?蝴蝶兰什么情况下换水苔?
2025-04-23 14:59:16
需要较高湿度的植物有哪些?对湿度要求高的植物推荐
2025-04-23 14:57:12
如何给蝴蝶兰换水苔 蝴蝶兰换水苔的方法和技巧
2025-04-23 13:26:59
蝴蝶兰阳光海岸有香味吗 蝴蝶兰阳光海岸是什么花型
2025-04-23 13:26:40
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