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医院副院长洪冠予“洪钧培文教基金会”公益演讲
(台湾商报新闻)台湾洗肾密度世界第一,近期一连串食品安全问题引发民众忧虑,台湾商报新闻及洪钧培文教基金会五月十一日邀请台大医院副院长洪冠予教授主讲‘肾脏健康、快乐生活’,希望能提高民众保肾知识。
很多民众都怕罹患肾脏病,却不知道如何提早发现肾病的踪迹。洪冠予表示,由于肾病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不容易被民众发现,也因此,只有就医检查才可以在初期看出一点端倪,建议民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及早防治肾脏病。此外,认识蛋白尿、血尿、夜尿或多尿,有助于及早防治肾病。
台大医院副院长洪冠予公益演讲:肾脏健康、快乐生活
1.蛋白尿:如果只是一次蛋白尿并不具备临床上的意义,重点在于蛋白尿有无持续性、蛋白尿液量的多寡、蛋白尿液的来源,到底是肾丝球病变所引起,还是肾小管发生问题,甚至是身体内产生太多蛋白质而超过肾小管吸收极限所造成。 门诊中常有患者因为小便时排出泡泡尿而就医检查,检查结果不一定有蛋白尿,但有蛋白尿的患者,通常会出现泡泡愈多、蛋白尿也愈多的情形。
2.血尿:除非小便明显出血,否则若是些微血尿的话,不透过尿液筛检也不容易发现出来。另外,仅一次血尿也不具备临床上的意义,但是如果患者出现持续性血尿的时候,就必须进行追踪以便找出血尿的原因。
3.夜尿或多尿:造成夜尿或多尿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肾小管功能异常的时候,浓缩尿液功能往往比较差,这时也会引起夜尿或多尿,所以必须进行检查、定期追踪治疗。
肾脏病常有一些高危险群,包括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痛风患者、有家族性肾脏疾病的人、六十五岁以上老年人、蛋白尿患者、药物滥用的人,这些高危险群最好定时进行尿液筛检、肾功能检查,如此才能及早发现、早一步追踪治疗。
洪冠予强调,肾脏病早期症状包括蛋白尿、血尿、夜尿或多尿,一般来说,除非进行尿液筛检,否则这些症状都很容易被疏忽,导致病情进展至第四期或第五期慢性肾脏病,到这个阶段,患者就会出现水肿、贫血、恶心、呕吐、高血压、胃口差、皮肤痒、肺水肿等症状,如果等到这时才发现,恐怕病情已恶化至严重地步。
国人爱吃盐巴,每人平均一天就吃十五公克盐,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量的三倍。洪冠予表示,盐含有许多身体所需的电解质,身体肌肉收缩等,都要电解质才能运作。电解质在体内会产生电波,比方常见的心电图电波,心脏收缩时需要三种不同的电解质:钠离子、钾离子及钙离子,才能完成收缩动作。市售许多运动饮料多强调含电解质,家医科医师陈柏臣解释,运动流汗时不只排出水分,也会排出体内的电解质,当电解质不足时,会肌肉无力,就像肠胃炎拉肚子,拉了很多水之后会四肢无力、甚至站不起来,所以运动后需补充流失的电解质时,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很重要。
洪冠予表示,一般认为盐巴有杀菌功能,在腌制食物都会撒盐,是因为盐巴撒到食物上会脱水,让细菌无法生存,但嘴巴破洞时在伤口上撒盐,不仅无法脱水,还会刺痛;但如果在伤口抹的是生理食盐水,就会比较舒服,因为生理食盐水含有和体内相同的电解质。盐的种类很多,尤其吃牛排时会撒上高级、颜色漂亮的玫瑰盐或岩盐,这些盐里头含有矿物质,但不见得每个人都需要这些矿物质;尤其精致过的盐不含碘,长期缺碘会造成甲状腺低下,除了脖子变粗,还会造成内因性肥胖,也就是所谓虚胖,尤其甲状腺与小孩生长息息相关,如果甲状腺功能低下,可能长不高,更严重可能影响智力发展。
肾脏病患需要特别注意盐的摄取,精盐含有99.5%以上的氯化钠,摄取太多钠会增加肾脏负担,也会使血压升高。所以有人设计适合高血压患者食用的“低钠盐”,钠的成分约少一半,用钾离子取代,但肾功能不好会降低钾离子代谢能力,所以肾脏病患并不适合吃低钠盐。
饮食中的钾离子在小肠中很容易被吸收,一般人体钾离子主要流失途径是尿液排泄,有80-90%是由肾脏经尿液排除,少部分(10-20%)是经由粪便排出。通常肾脏对于钾离子具有调控作用,藉以维持钾离子浓度在正常范围内,以使心肌具有活力并且为电解质平衡的指标。此外人体血液的酸碱平衡状态对于钾离子也具有影响。
当人体血浆中钾离子浓度低于3.5 mEq/L时称为低血钾,常见原因为摄取减少、流失过多,如腹泻、呕吐等及钾离子由细胞外液转移至细胞内液。当人体发生低血钾时,将影响人体的心脏血管、中枢神经、消化、泌尿及肌肉系统。随着低血钾的严重度,首先在心脏血管系统可能出现姿位性低血压、脉搏微弱、严重会有心电图改变、心肌损伤、心跳停止等。中枢神经系统会有倦怠、嗜睡、混淆不清、感觉异常、DTR减弱,严重甚至会有昏迷的情形。消化系统则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肠蠕动变差、便秘,严重会有麻痹性肠阻塞。泌尿系统方面会有肾浓缩能降低、尿液稀释、多尿、剧渴。肌肉系统则会有无力、迟缓性麻痹、呼吸肌无力、呼吸停止等情形。
反之,若人体血浆中钾离子浓度高于5.5 mEq/L时称为高血钾,常见于因摄取过多、排出减少或因钾离子由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液等原因造成。一般以肾脏衰竭病患容易发生高血钾。当人体发生高血钾时,会有血压降低、心律不整、先电图改变、严重时会有心室纤维颤动、心跳停止。神经肌肉的症状在早期为肌肉震颤、痉挛、感觉异常等情形,晚期则会有肌肉无力、弛缓性麻痹、呼吸停止。此外也会出现恶心、呕吐、肠蠕动增加、腹泻、腹绞痛等消化系统的症状及少尿、无尿等泌尿系统的症状。
通常,若人体肾脏功能正常,每日所摄入过多的钾离子通常可由肾脏帮忙排出,因此,适当的摄取钾离子并不会造成人体的负担。 然而,若为慢性肾脏衰竭病患,由于肾脏排泄钾的功能降低,因此RDA建议每日的最高上限为99毫克、并建议减少摄取高钾的食物,水果尽量采用含钾量较低的水果如水梨、西瓜、凤梨、莲雾、山竹、水蜜桃、芒果等。
▲本报及洪钧培文教基金会5月11日邀请台大医院副院长洪冠予教授主讲‘肾脏健康快乐生活’,希望能提高民众保肾知识。
台大医院副院长洪冠予小档案
台大医院副院长洪冠予教授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医学系,为国立台湾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博士、国立台湾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在职专班EMBA(财务金融组)毕业;曾任板桥亚东纪念医院教学部主任、副院长、台湾肾脏医学会理事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医用营养学会理事、台湾医院品质协会监事、台湾高血压学会理事、台湾动脉硬化暨血管疾病医学会常务理事、卫生福利部医疗审议咨询委员、健康品质政策咨询委员、健保医院总额协商代表、台北市政府卫生局医疗审议会委员、台湾内科医学会副秘书长、台大医院内科部副主任、台大医院医务秘书、品质管理中心主任、综合诊疗部主任、台湾肾脏医学会杂志总编辑、医疗品质期刊总编辑、SCI期刊编辑委员等职;现任台大医院副院长;曾荣获台湾振兴医学奖、两度获颁台大医院医学教学特殊优异人员奖、台湾内科医学会最佳研究论文奖(学会最高研究奖)、陈万裕教授优秀论文奖(台湾肾脏医学会最高研究奖)、第三届有庠杰出教授奖、台湾肾脏医学会研究奖、两度获颁台大医院教材著作奖等荣誉。
洪钧培文教基金会103年公益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