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花友都说养花养根,把根养好了,枝叶才能翠绿繁茂,开花才会花繁色艳。日常养花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黄叶、烂根、花少,这大部分都和植物根部有着莫大的关系。植物本身应该生长在自然大地的,把它们人为栽种在小小一方花盆中,甚至放在室内,不管是土壤还是温度、阳光,各方面环境都或多或少违背了植物的本性。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把植物的根养好,让植物更加健壮呢?植物只有吸收足够的水份、呼吸足够的氧气,才能更好为枝叶输送养分,让植物越长越旺。
植物吸水有两种方式:主动和被动。
在养花过程中,不少花友发现滴水观音、绿萝还有散尾葵,都有叶片滴水吐水的现象。当我们将花草的枝茎折断或者剪开的时候,伤口会有水份或者液体流出,这叫“流伤”。这就是植物主动吸水的表现。根系越活跃,吸水能力越强,所以吐水和流伤都可以作为植物长势好的标志。
主动吸水是因为植物内部运输矿物质养分,造成了吸水的现象,植物越健康,主动吸水能力越强而被动吸水,是由于植物叶片蒸腾作用,叶面水份压力下降,从而引起土壤水份上行的现象。高温环境下,叶片蒸腾强,如果土壤里水份不足,叶面损失的水份不能及时补上,就会出现叶片萎蔫、枯焦甚至茎叶干死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总说夏季要多浇水。
根部健康的基本条件,是有氧呼吸。只有吸收水和土壤种的氧气,才能触发有效的氧化反应,让植物内部系统运作起来。
为什么总说土质要疏松,为什么要经常通风,为什么土壤板结植物会不健康?肥力不足是一方面,氧气不足更是大问题。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根部的呼吸,使根部主动吸水的能力减弱,这个时候多浇水,非常容易出现黑腐烂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植物休眠或者生长缓慢。温度和氧气对根部的重要性,也能解释沤肥为什么要沤熟了才行。肥料发酵的过程,不仅产生热量,也产生二氧化碳,如果没有充分腐熟,让其接触到根部,结果就是温度太高根部活力变低或者直接烧死,土壤中二氧化碳比例变高,呼吸也受到影响。
所以,未腐熟的肥料,万万不能接触花草根部。到这里,相信亲爱的花友们,应该能明白,水、温度、氧气对植物健康的重要程度了。
花草出现烂根怎么办?添加这些东西有特效
家里养了各种花花草草,最怕也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烂根。出现烂根后,不仅植株外观黄叶萎蔫、影响孕蕾开花,即使开花,也会很快凋落。
烂根的原因,有的因为施肥过量或者土质未腐,最常见的就是盆土中水份过多,影响根部呼吸,造成烂根问题。
改善盆土,是纠正烂根问题的最好方法。盆土中加下面的这些材料,分分钟解决土壤排水问题,让家里的花卉植物,再也没有黄叶烂根死亡的问题,枝繁叶茂,越长越美。
松针土
松针土透气性好,用来养花,加在土壤中能很好改善土壤排水性。同时偏酸性,肥力持久,用来养喜酸性植物,效果非常好。
常见用松针土最多的花卉,有君子兰、茶花、杜鹃、铁线莲、海棠花等,喜碱性植物不宜使用。
另外,松针土的质轻,单一使用漏水漏肥,对根部固定和生长不利,需要配合其他土质一起。
陶粒
陶粒颗粒大,排水透气,无细菌,经常被花友们垫在盆底,用来增加土壤的排水透气性。养兰花的花友们,也会在盆土中添加陶粒,避免烂根问题。
除了排水透气,陶粒也可以铺在花盆表面,夏季可以起到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功效。
陶粒养花同样缺少养分,需要添加其他土壤介质,一般陶粒占比在五分之一以下,就可以了。
珍珠岩
珍珠岩就是我们买营养土时,里面常见的白色小颗粒,有点像塑料泡沫。珍珠岩几乎不吸水,能够增加土壤排水性,同时改善土质,预防土壤板结。
珍珠岩本身没什么养分,用来增加排水性的话,在盆土中添加五分之一左右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粗沙
沙子本身没有养分和肥力,不过沙子不吸水,是非常好的排水土质,养花土中掺入适量河沙,积水问题再也不用担心。
使用的时候,再加上腐叶土和少量基肥,基本可以满足家中大部分花卉的用土需求,从绿萝吊兰芦荟,到栀子茉莉发财树,都可以用。一般沙土的比例为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
自己找来的河沙,使用前都应该清洗干净,再在凉开水中浸泡两天,这样可以去除沙子的盐碱性,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
煤渣
煤渣作为生活废弃物,用于养花,却有非常好的效用。它内部结构多孔,本身又是颗粒状,排水透气性非常好,之前多用在多肉的种植,现在花友们在其他花草种植养护中,也发现了它的不少妙用。
煤渣和其他土质配土,比例可以在五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看情况调配。煤渣和上面三种介质相比,本身含有更多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如钙镁铁等,添加腐殖土基本就可以满足一般花草的种植需要。
和松针土相反,煤渣稍微偏碱性。使用时,一定要选烧透的煤,敲碎成小颗粒,用水清洗浸泡,去除粉尘和煤渣中的碱性物质,然后筛出较大的颗粒配制花土,透气排水,效果非常好。小颗粒也不要丢掉,用来育苗再好不过。
花草出现烂根问题,下次换土,记得一定添加这些材质进去,排水性好,再也不怕烂根了!
花卉盆景越冬养护管理
冬季的低温、霜冻天气,对花木可能构成严重威胁。为使花木安全越冬,首先要遵守“冬不入,春不出”的原则。“冬不入”:指天气刚寒冷,没有霜冻时,对大多数花卉来说,不要急于搬入室内。“春不出”:指天气转暖时,不要急于搬出室外,要等春季最末一次晚霜过后,天气完全转好,才开始搬出室外。
花卉盆景越冬养护管理的五要素和注意事项
一.了解花卉的耐寒温度:
要根据不同花木对低温的不同忍受能力,分别采取不同的防寒保暖措施,或把花木直接移入室内,或以塑料薄膜罩盖花盆,也可用塑料袋直接套住花木,还可临时设置简易小温室保温。对光照要求严格的花木,要放在室内窗台或靠近窗台阳光充足的地方;对光照要求不严或能耐阴的,可放在没有光照的阴凉处,但都要注意通风透气。宜选在晴天的中午开窗通风透气,但不可让冷风直接吹着花木。
1.对于能耐寒的低温、冷温(5~12℃、5℃以下)的花卉,如石榴、月季、腊梅、桂花、棕榈、贴梗海棠和紫薇等花卉,可放置室外庭院或阳台向阳处。
2.对于需保持中温(12~20℃)的花卉,如白兰花、茶花、杜鹃花、含笑、君子兰、倒挂金钟和四季海棠等花卉,必须在气温降至10℃之前就移往室内。
3.对于在高温(18~30℃)下才能正常生长的花卉,如:米兰、扶桑、茉莉、变叶木、水仙、昙花、令箭荷花、仙人掌、平安树、吊兰、绿萝、扶桑、一品红、秋海棠、茉莉、龟背竹、仙人球类和芦荟等,必须在气温降至12℃之前移往室内.
植物搬进室内后,摆放也有讲究.应放置在向阳暖和处。喜阳植物放前,半耐阴或耐阴盆花放后,还要不定期转换朝向。第一周应开窗通风,让植物逐渐适应温度变化。移入室内的盆花为了美观也为了保障养分的有效吸收.
放置在室外的植物,可设置风障防寒。常见防寒措施有根茎培土和覆土。根茎培土就是在树木根颈部培起一个小土堆,防止低温冻伤根颈和树根,同时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像牡丹这样种在土里无法移入室内的花卉,可扣一个大筐将整株植物罩住,筐体抹层泥巴,类似一个温暖湿润的小温室。
二.过冬前的修剪:
盆栽花卉越冬之前,应适时修剪整枝,以减少养分消耗,减少越冬时室内占用空间。移入室内的盆花为了美观也为了保障养分的有效吸收,做修剪是必不可少的,剪去枯败叶、过密枝、病虫枝、瘦弱枝可以将养分充分提供给有效枝干使盆花茁壮并安全过冬,对于徒长的枝干修剪的力度可以加强,已造型1-2年的盆景绑扎物可解去,或在解开后再重新绑扎,以防长时间在固定位置上勒捆,伤及枝条形成层,造成枝叶枯死。放在阳台上的树桩盆景,如榔榆、鹊梅、三角枫、榕树、罗汉松、圆柏、龙柏等,须进行必要的修剪。茉莉、紫薇、石榴等,可在晚秋进行剪枝,减少植株在冬季养料消耗,促进盆花多储存营养,使来年多开花。对枯枝、密生枝、病虫枝、过老枝、损伤枝均可用利刀或利剪除去;对春季开花的,只宜适当疏去无花芽秋稍;对当年生枝条开花的,应加强修剪,促发新梢,为来年着花做准备;对已受冻,但尚有部分存活的,可进行重剪,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使花木迅速恢复长势。
三.过冬施肥注意事项:
越冬前施一次肥料,浇足水。越冬时,花卉一般要停止施肥。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的花木,应停止施肥,以免根系腐烂,待春季换盆时,才施肥;秋冬或早春开花的以及秋播的花木,宜施薄肥。为提高花木的抗寒能力,秋末时就应减少施肥,以免花木茎、叶发嫩而降低抗寒能力。
四.过冬浇水注意事项:
冬季花木生长缓慢,新陈代谢降低,大都进入休眠状态,需水量及蒸发量相对减少。浇水的原则是“宁干勿湿”,切忌盆土未干就浇水,尤其是耐阴花卉,更不能浇水过多,以免引起落叶、烂根或死亡。一般以盆土干透再浇足水为佳。浇水的水温最好与室温差不多,也可用20~25℃的温水浇花。用温水浇花,会加速盆土有机物的分解,促进根部细胞对营养的吸收,从而促进花卉生长。浇水的时间最好在光照较好的中午进行。如用自来水浇花,最好先存放1~2天,待水中氯气挥发后再用。同时,要避免用含有肥皂或洗衣粉的水浇花。结合浇水,可用湿布细心抹净叶面灰尘。
五.入室花卉通风注意事项:
注意定期要进行通风,最好在晴天有太阳的时候,或者是温度较高的中午。在通风换气时,还必须注意不要让冷风直吹植株,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六.过冬的病虫害防治:
对海棠类、玫瑰、山茶等叶片易发生病虫害的花木,将其植株下的枯枝落叶收集起来烧毁,可减少明年病害的发生。同时,喷洒多菌灵进行杀菌消毒。对**病、锈病、报春花的灰霉病,可分别及时用三唑酮或甲托防治。对通风不良时,盆栽植株上常出现蚜虫的花木种类,如白兰、米兰等可用吡虫啉进行防治。对于蚧壳虫,当然必须用针对性强的蚧必治防治。冬季花木常见的病害有白粉博煤污病,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白粉虱、蚊壳虫等,应采取有效措施在休眠期防治,以减少来年春季病虫害的发生。
明年开春,一般在春分至清明期间,越冬花卉可以陆续移至室外,施上肥水,如生物有机肥、黄叶必治、微量元素水溶肥等,让花卉在春天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