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大同生态旅游02》吃一座山,也守护一座山:寒溪部落的泰雅故事餐桌

发布于2024-05-20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
导读: 大同生态旅游02》吃一座山,也守护一座山:寒溪部落的泰雅故事餐桌

微凉秋冬,在原住民族委员会—大同乡兰阳溪生态旅游扶植产业聚落计划的辅导下,邀请“台湾生态厨师学程”的马爱云老师来到寒溪部落,与大同乡境内英士、乐水、寒溪、松罗、崙埤共五个泰雅部落的族人齐聚一堂,进行一场融合山林场域、天然食材与泰雅饮食文化的学程。

当日族人天色方亮便来到部落周边采集天然食材与花材,锅碗瓢盆大包小包地前往寒溪部落的露营场地。这场部落餐桌特地延伸户外,在终年潮湿、水汽氤氲的溪畔山林下,马爱云老师就地取材选择一块平坦的大石为桌,映衬著背景的枯枝绿蕨、九芎林下如地毯般铺陈的黄色落叶,盛大展开宴席,让料理与自然场域相互对话。

寒溪部落的族人将这张餐桌命名为“Yata的部落厨房”,“Yata”在泰雅族语意指中生代妇女,昔日男人外出打猎,几个家庭的妈妈就是像今日这样共同料理。在这十道菜之中,除了一般常见的过猫、烤溪鱼、自家腌渍的山猪肉,其中几道料理特别将泰雅传统的饮食生活加以创新,极具巧思。

“恋恋在寒溪”这道菜的主角为蜗牛,刚好蜗牛在泰雅族语的发音近似“恋恋”,于是取谐音作为菜名。寒溪族人将非洲大蜗牛黏稠的体液充分洗净,搭佐腌姜、蒜片、红萝卜,再以生菜包裹,尝来鲜脆清爽。“泰雅日常”则是将平日泰雅族人常吃的糯米饭与腌生肉转型为握寿司的形式,并将原先口感偏黏的糯米混入小米、黑米、白米,使得米饭口感更为适中,上头再覆盖一片经火烤炙烧的腌生肉,寒溪妈妈笑说:“许多汉人朋友不习惯咑玛糆(泰雅语Tmmyan,腌生肉之意)的味道,为了让大家不要害怕,才会发想此入门款。”

此外,像是采集、打猎、设陷阱,亦是泰雅族生活与饮食的日常,这天的汤品就是以采集而来的藤心熬煮排骨而成,据说山林某处地方采了藤心以后,得花十年的时间重新生长才得以再次采收,加上黄藤充满锐刺的蔓茎,采集过程十分艰辛,因此这道汤料理又有“泰雅勇士汤”之称。而餐桌上的烤竹鸡,则是部落自制陷阱所捕捉到的天然野味,谈起野生动物,现场来自不同部落的族人起此彼落热烈讨论:“竹鸡的出没路径很单纯,同一个地方设置陷阱,能够一而再、再而三捕获,反之像山猪这种比较机伶的动物,若因陷阱而受伤返逃,回去会变成老大喔!因为懂得分享经验给族群其它个体!”

同样透过采集而来的笔筒树心,料理的起源则与建筑息息相关。由于早年部落习惯砍取树蕨的茎干做为建材支柱,剩下的嫩心便会食用入菜。如今天然建材的需求降低了,仅取蕨心利用,将外层的金毛削除,迅速冰镇以避免氧化变色,再掺佐时蔬快炒,即能保持脆度。

十分重视采集伦理的泰雅族,倘若一株笔筒树有三枝蕨心,仅取其一,刻意保留另外两心持续生长,以达到山林的永续与平衡。常年研究生态饮食的马爱云老师从旁观察:“原住民的采集观念是──我活下来了,同时让对方也活下来。当泰雅族在使用一座山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守护一座山,让天然资源越吃越蓬勃!”

↑ 寒溪部落妇女将日常饮食文化转化再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