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彭泽鲫的养殖技术

发布于2024-04-27 来源:农讯网: > 综合资讯 作者:
导读: 彭泽鲫的养殖技术

  彭泽鲫又名芦花鲫,属鲤形目鲤亚科鲫属,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彭泽鲫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食性杂,抗逆性强,疾病少,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加上饲养技术简单,管理方便,投资少,效益好,故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欢迎。
  
  一、生态习性
  1、形态特征:彭泽鲫体形呈纺锤型,头较小,背较厚,体色背部灰黑色,腹部灰白色,鳍条青黑色,下颌底至胸鳍底部边缘呈平缓的弧形。
  2、生活习性:彭泽鲫是广温性鱼类,喜底栖生活,主要生长季节为4~11月,其中7~9月最快。彭泽鲫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广,水温4℃左右,80%以上的鱼都会少量的摄食,即使在冰封的水下仍能很好的生活。彭泽鲫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水温高至38℃也不影响它的生存。彭泽鲫为大型鲫鱼,常见个体在250克以上,经过8~10个月的生长体重即可达到100~150克以上。
  3、繁殖习性:彭泽鲫不仅能在河流、湖泊中产卵,而且也能在静水池塘中产卵。春季或夏季繁殖出的彭泽鲫,在当年秋末其性腺就能发育至第Ⅳ期。在自然条件下,彭泽鲫属多次产卵类型,繁殖季节为3~7月份,春季水温上升到17℃即开始产卵繁殖,水温20~25℃繁殖活动最盛。受精卵在水温18~20℃时经过53小时左右即可孵化出鱼苗,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鱼苗从孵化出到平游所需时间大致与孵化时间相当。
  
  二、繁殖技术
  1、亲鱼的来源和培育。彭泽鲫亲鱼来自于成鱼池混养或苗种池套养的1~2龄的成鱼。选留的亲鱼要求雌体200克以上,雄体150克以上,符合形态标准,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选留好的亲鱼要专池培育越冬,越冬池要求背风向阳,面积1亩左右,水深大约2米。越冬期间若天气晴好,应按鱼体重的2%左右投喂精饲料,开春后应及时将雌雄亲鱼分池培育。分池后应加强管理,适当增加投饲数量,经常巡塘,注意水温和水质变化情况。
  2、雌雄鱼的鉴别。彭泽鲫的雌雄鉴别,在非生殖季节胸鳍尖长,末端达到腹鳍基部是雄鱼,达不到的是雌性。生殖季节除此以外,还有其他鉴别方法:雌性个体体表光滑柔软,体形较丰满,卵巢轮廓明显,挤压下腹常能挤出卵粒。雄性个体头部和胸鳍有追星,体表手感粗糙,腹部较瘪,轻压于腹部有乳白色液流出。
  3、催产前的准备工作。选择0.6~1亩的池塘作为亲鱼产卵池,催产前8~10天产卵池应清塘消毒,然后注水70厘米左右备用,注水时要用密筛绢过滤。鱼巢用棕榈皮或柳树根扎成,使用前用万分之10~20的高锰酸钾或1/5 000孔雀石溶液浸泡消毒,晒干备用。购置好催产药剂备用,常用药剂有绒毛膜促性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鱼脑垂体(PG)等。
  4、人工催产。当水温上升到17℃时,即可选择晴朗天气进行人工催产。催产将选好的雌雄亲鱼按3∶1的比例配组,采用一次胸鳍基间注射催产。注射剂量一般为每公斤雌鱼重注射HCG 800~1 000国际单位、或LRH-A 20~30微克、或PG 2~3个,其他药物按使用说明催产,雄鱼注射剂量减半。以上药物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效果较好。注射时间以下午3~5时为好,这样可使亲鱼次日早晨产卵。注射药剂的当天傍晚应放好鱼巢。
  5、孵化。水温18~20℃,催产时间为9~16小时,整个群体产卵过程持续6~20小时,亲鱼发情追逐常在水面以下,水浪和击水声较小。彭泽鲫产卵后会吃鱼卵,因而在产完卵以后,应及时将布满受精卵的鱼巢移至孵化池孵化。孵化池面积1亩左右为宜,水深大约0.6米,事先应清塘消毒,加注新水,一般亩放受精卵20~30万粒,水温18~20℃,约50~55小时可孵化出鱼苗,出苗后3~4天可将鱼巢移走。
  
  三、苗种培育
  彭泽鲫苗种培育分为夏花培育和冬片培育阶段。
  1、夏花培育。鱼苗亩放养量一般在15~20万尾,放受精卵时可按80%的出苗率粗略估算。
  鱼苗开始出膜时,可在池内施一些发酵的有机肥培育水质,这样鱼苗开始吃食时,池内即有大量的轮虫等浮游动植物作为鱼苗的适口饵料。在出苗2~3天后应及时投喂熟蛋黄或黄豆浆。出苗4~5天后每天投喂2次,采用四周泼洒的方式,投喂一般每天每10万鱼苗用1.5~2.5公斤黄豆磨浆,随着鱼苗的生长,逐步增加饵肥投喂量,由四周泼洒改为全池泼洒。夏花培育阶段5~7天加注新水一次,加水10~15厘米。经过20~30天的培育,鱼苗可长至3厘米左右,此时可分塘或出售。分塘或出售前应进行2次拉网锻炼。现在多采用夏花鱼种直接下塘套养,当年便可达到商品规格,因而夏花培育可采用稀养速成的方法,亩放养鱼苗8~10万尾,这样的夏花鱼苗出塘规格整齐,成活率高,而且出塘时间可提前10天左右。
  2、冬片培育。夏花培育到3厘米左右的鱼苗即可转入冬片的培育阶段。下塘前1周应对鱼种池清塘消毒,鱼种池要求面积1~3亩,亩放养夏花鱼苗2~3万尾,可另搭配鲢鳙鱼夏花鱼种1 000~1 500尾。冬片鱼种培育以投喂饲料为主,施肥为辅,日常管理与其他家鱼冬片鱼种培育相似。培育中期要经常检查鱼种生长情况。天气转冷,水温下降,可并塘越冬。越冬池亩放养鱼种4~5万尾。越冬期间,天气晴好时应适当投喂精饲料,以保证鱼种体质健壮,提高成活率。
  
  四、成鱼养殖彭泽鲫的成鱼养殖,多采取混养形式。
  1、在草、鲢鱼种池中套养。在不减少草、鲢鱼夏花鱼种放养量的情况下,每亩套养彭泽鲫夏花鱼种150~200尾。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经5~6月饲养,彭泽鲫的起捕规格可达到200克,最大个体可达310克,每亩可增收彭泽鲫成鱼20~40公斤。
  2、在草、鲢、鳙、鲤鱼等成鱼池中套养。在成鱼池中投放彭泽鲫夏花鱼种直接养成成鱼,是一个有效的增产措施。每亩放3厘米鱼种200尾,经6个月的饲养,平均规格可达180克,且不影响其他鱼类的放养。
  3、池塘主养。每亩放彭泽鲫冬片鱼种1 500尾,搭养600~700尾的草、鲢、鳙鱼,以投喂精饲料为主,经5~6个月的饲养,可收获规格为200克以上的彭泽鲫约300公斤,草、鲢、鳙鱼150公斤左右。每亩放彭泽鲫夏花鱼种2 000尾,起捕时彭泽鲫规格可达100~150克。
  4、网箱养殖。选用16~28平方米浮式网箱,每平方米放5厘米以上的彭泽鲫50~200尾,投喂饲养鲤鱼用颗粒饲料,每天投4~6次,经100天饲养可长到100克,200天可长到250克左右。
  彭泽鲫还适合在家鱼亲鱼池中套养,在小型湖泊、水库中混养,或在稻田中放养。
  
  五、疾病及其防治
  彭泽鲫作为一个人工选育的养殖新品种,抗病力强,是其主要优良性状之一。在多年的养殖实验和大面积(数万亩)养殖生产过程中,迄今尚未发生过一例彭泽鲫因感染某种鱼病而大量死亡的事件,亦未出现过爆发性鱼病。实践证明,彭泽鲫对各种疾病感染率极低,即使感染疾病后成活率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仅仅影响病鱼的生长速度或外观。
  彭泽鲫常见的疾病为体表动物性病原体引起的鱼病,如水霉病和烂鳃病。
  1、烂鳃病:网箱养殖的彭泽鲫发生过烂鳃病。病鱼行动迟缓,体色发黑,常在水面离群独游,病鱼鳃盖内表皮被腐蚀成圆形透明区,通称“开天窗”,鳃丝末端发白、腐烂,为浮泥所粘附,群众称“拖泥”,严重时鳃丝软骨外露,终因呼吸困难导致死亡。病原体是鱼害粘球菌,流行季节为5~9月份。此病可引起彭泽鲫零星死亡。
  防治方法:发病季节或发病期间坚持用漂白粉挂篓或用食盐挂篓。此病经治疗后,一周左右便可见效。
  2、水霉病。水霉病只发生在彭泽鲫受精卵孵化阶段和鱼苗阶段。病原体是水霉科中的水霉、绵霉、细囊霉和丝囊霉。流行季节为3~5月份。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由于气候、水温的关系,彭泽鲫鱼卵受水霉病危害较大。感染了霉菌的鱼卵,菌丝像根状物侵入卵膜,在卵膜外部着生菌丝,严重时造成鱼卵大批死亡。
  鱼苗阶段,由于扦捕、搬运时操作不细心,擦落鳞片,或寄生虫破坏皮肤,以致霉菌侵入伤口。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向内深入肌肉,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棉毛状菌丝,故称为“生毛”。病鱼表现为鱼体负担过重而漂浮在水面,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防治方法:彻底的清塘消毒(最好用生石灰),一般能有效的预防水霉病。
  在鱼苗孵化阶段,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宜的催产气候和水温。对彭泽鲫的催产一定要注意避开寒潮和阴雨天气,一般应选择在水温17℃,并预计催产后会有4~5天晴暖天气时才可催产。另外,鱼巢要多设置一些,使鱼卵不致太密,这样可有效防止或减轻水霉病的发生及危害程度。
  3、车轮虫病。车轮虫病主要发生在彭泽鲫夏花鱼种培育阶段。流行季节为5~8月,高峰期为6~7月。病原体是车轮虫。病鱼体表或鳃部受到病原体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组织遭受严重破坏,病鱼消瘦,游动缓慢,间隔性侧游,呼吸困难,常群游于池边,可引起较大数量的死亡。一般在面积小、水浅、放养密度大的鱼池,最容易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全池泼洒,使池水成万分之0.7浓度。或硫酸铜单一使用,施药方法以二次法为好,第一次施药使池水成万分之0.4~0.5浓度,3天后再施第二次药,使池水成万分之0.3浓度。一般施药后3天即可见效。
  4、鱼鲺病。此病在彭泽鲫冬片鱼种培育阶段和成鱼养殖阶段均有发生,全年均可感染此病。病原体是鱼鲺。病鱼表现症状为极度不安,急剧狂游和跳跃侧游,肉眼可见鱼体有鱼鲺。鱼鲺病一般不会引起彭泽鲫的死亡,但会严重影响彭泽鲫的生长。
  防治方法:此病流行开始时,用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1次,浓度为万分之0.25~0.5。
  5、锚头鳋病此病只在彭泽鲫成鱼阶段出现过,发病季节4~10月。病原体是多种锚头鳋,寄生在鱼的体表或口腔(极少数)。
  锚头鳋病一般不会致使彭泽鲫死亡。发病初期,病鱼呈现急燥不安,间隔性侧游,食欲减退,体质消瘦,严重妨碍了鱼体生长。锚头鳋以其头角钻入寄主肌肉或鳞片下面,引起周围组织红肿或坏死,少数病鱼会同时感染水霉病,因而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在发病季节,用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浓度为万分之0.2~0.3,每半月1次,连续2~3次。
  治疗方法:用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使池水成万分之0.5浓度,1周后再用1次;或用万分之0.025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20~30分钟。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nongxun.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园艺知识

种植技术

养殖技巧

化肥技术

农药施肥

花百科

兰花

瓜果种植

花木种植

粮油种植

食用菌栽培

蔬菜种植

药材种植

锦鲤

综合农讯